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阅读辞书的困惑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任金璧
期数
2003年04期
我有阅读辞书的习惯,经常翻阅各种汉语工具书。可是,翻着翻着,就有许多让人困惑的地方。
一九八五年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审核通过并公布了普通话审音委员会修订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并“通知”:“自公布之日起,文教、出版、广播等部门及全国其他部门、行业所涉及的普通话异读词的读音、标音,均以本表为准。”比如“荫”,过去有两种读音,《审音表》规定“统读”yìn,即读第四声。《审音表》在“说明·二”里明确指出:“在字后注明“统读”的,表示此字不论用于任何词语中只读一音(轻声变读不受此限)。”可是,此后出版的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一九九六年修订第三版)和《应用汉语词典》(二○○○年第一版)仍按两种读音注释“荫”。《审音表》说明“树荫”、“林荫道”应作林阴、“林阴道”。这是否意味着“荫”的第一声中只有这两个词里的“荫”写作“阴”,其余的“荫”仍然保留第一声及其义项?看来,两部辞书的编纂者正是这样认为的。这样一来,读者到底以谁为准?
其次,《现代汉语词典》(一九九六年修订本)对于“阴”和“荫”有时区分,有时又不区分。如第1175页是“树阴”,到第1499页却又出现了“树荫”;第1499页是“阴凉”,到了第1507页却变成了“荫凉”,释义前者解释为“太阳照不到而凉爽的”,后者则释义为“因没有太阳晒着而凉爽”,老实说,我看不出二者有多少差别!
阅读辞书的困惑
《古汉语修辞学资料汇编》
澎湃心潮无尽头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问题
从《游龙戏凤》谈起
谈“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唐太宗与箭毒
哀矜而勿喜
听雨·看月·弄水
当代艺术与中国农民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