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从《游龙戏凤》谈起
作者辛雨
期数1980年06期
  《游龙戏凤》是一出京戏,因内容不健康,解放后早不演了。这戏讲明朝正德皇帝出游山西,乔装军官,在一家酒店见到女店家李凤姐,青年美貌,调戏了一番,最后亮出皇帝身份,将凤姐纳为贵妃。正德皇帝即明武宗,是明朝出名的一个昏君。明朝的昏君不止一个,打少点算,也有七八个之多。但别的昏君,大都深居内宫,不愿露面,比如嘉靖、万历两个皇帝,各创造了三四十年不上朝、不见朝臣的记录,连宰相也难得召见一次。正德与他们不同,他不耐烦住在皇宫之内,只爱去外地玩乐。当时的边疆重镇宣化、大同,就是他常去游幸的地方,叫作“家里”;而且每到一地,必要找美女作乐。《游龙戏凤》这点是讲对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历史事实。《游龙戏凤》之所以是坏戏,是因为它把正德这个荒淫无耻的渔色之徒,演成了风流多情的正角,并且用大量风情戏的表演手法,掩盖了这个昏君玩弄女性的丑恶实质。可见历史剧虽然不必照搬历史,但也不能违背历史的真实,坏人就是坏人,不应随意美化。
  正德除了上面所说喜好游乐的特点外,还有一个与别的昏君不同之处,就是他不仅信任重用太监,作为心腹鹰犬,而且信任重用准太监。什么是准太监呢?这是本文新创的一个名称,指虽不是太监,也无太监之名,但所作所为与太监无异,甚或过之的那种人。《明史》把他们归入《佞幸传》,并不完全确切,因为准太监固然必是佞幸,但佞幸不会即是准太监这类人。准太监同太监一样,是君主的贴身奴才,熟悉君主的性情癖好,善窥人意,渗透到君主的私生活中。
  正德宠爱的准太监有好几个,权势最为煊赫的是钱宁和江彬。钱宁是太监钱能的家奴,通过太监刘瑾,为正德喜爱。他引导正德去宫外游荡,又在禁内建设一所秘室,全用美女陪侍,名叫“豹房”。正德在豹房淫乐酣饮,不分昼夜,醉了就枕着钱宁而睡。百官上朝,日中还不知皇帝在哪里,但是看到钱宁出来,就知道皇帝要驾出了。钱宁执掌锦衣卫,管诏狱,抓人关人的大权,全在他手里。
  江彬比钱宁更狡猾阴狠,他出身边将,貌似忠顺,博得正德欢心,统领禁军。他与钱宁争宠,引导正德北去宣化、大同、榆林、绥德、太原等地,南至扬州、南京等地,据《明史》所载,正德在近三年的南北大游行中,“数夜入人家,索妇女”,“掠良家女数十车,日载以随”,“遍刷处女、寡妇”,什么至尊天子,简直就是十足的淫棍。但是因为他是皇帝,人们奈何他不得,只是百姓苦了。而这一切恶行,都是江彬一手经办的。
  太监和准太监,本身没有一丝一毫的权力。他们在一个时期内手操生杀大权,不可一世,这权力是皇帝给的。皇帝死了,他们的权力也完了。
  钱宁在正德死前,已受江彬排挤失宠,监押抄家。正德死后,江彬暂时还领禁军,掌握兵权,但很快就被抓起处决了。抄他家,单黄金就有七十柜,白金二千二百柜,其他珍宝数不清。准太监作恶多端,下场如此,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明史》专立有《阉党传》,揭露趋附权监门下无耻朝臣的丑恶行径,这在《二十四史》中独一无二,说明修史者是有一定史识的,同时也说明明朝太监势力之盛,连他们的党羽爪牙也多得要为之立传不可。《明史·阉党传》中人,就是从正德朝开始记载的。到天启朝,宦官之祸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凡读历史的无不知魏忠贤这个历史上著名权监的名字,多少忠臣义士为之丧命,崇祯时定魏忠贤“逆案”,仅阉党就有二百数十人。明朝之亡,决不是偶然的。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