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老故事的功夫
栏目
读书短札;经典印象
作者
李庆西
期数
2001年11期
在物质化时代眷顾任何传统都是一种奢侈,奇怪的是老照片、老房子堆积的文化符号却漫无边际地自我复制,演绎着新新人类梦间的沧桑。怀旧既然脱离了个人情感记忆,便一头扎入后现代的文化语境,顾不得自己姓什么了。因而,这会儿提起莎士比亚,悖时还是超前,确实成了一个问题。也许,你还记得本·琼生那句名言,“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说什么也躲不开,老莎就有这般能耐,盯住你死缠烂打。这很老套,可是老故事多半有着刻骨铭心的功夫。
如今人们很少从舞台上欣赏莎士比亚,一个重要原因是莎翁的剧本似乎更适宜阅读。大诗人歌德就有这种看法。英国文学家查尔斯·兰姆干脆说,莎剧中有许多东西是演员演不出来的,因为跟眼神、语调、手势都毫无关系。兰姆看重的是文字的力量,尤其是剧情带来的那些诉诸心灵的感觉。不过,到了兰姆那时,莎翁的诗体剧本已经不太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了,于是兰姆和他姐姐玛丽把莎剧改写成散文体的故事。兰姆是散文大师,以《伊利亚随笔》享誉文坛,其亲自操觚,改写之作亦成经典,二百年来差不多成了莎剧的一种版本。
读过莎士比亚,你很难避免这样一种错觉:仿佛世间的悲剧和喜剧尽在其中,一切聪明和愚蠢的念头都在这里找到了它们本来的位置。
老故事的功夫
陈志让《中西关系》
人的神化
乾隆《御制诗》
火药爆炸的痕迹
不易
这面和那面
两个和尚
纳兰性德和《饮水词》
“刘正琰”应为“刘正埮”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