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两个和尚
栏目说画
作者陈四益
期数2008年04期
  《蜀鄙二僧》出于雍正间四川彭端淑的一篇文章,因为收入了中学语文课本,几乎已是家喻户晓了。永厚先生图之于形,未抄原文,略述其意而已。
  一个富和尚,一个穷和尚,都称要去南海礼佛。富和尚财足以买舟,一年尚未成行;穷和尚靠着一杖、一钵,已从南海归来。彭端淑的原意,是在励行。他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后来的无数解说、体会、感想、发挥,大抵都在重复这一理路。
  似乎没有人再问一句:为什么富者不为而穷者为?为什么不为者富而为者穷?
  若论为僧,一应虔心礼佛,二应诵经修行,三应宏宣佛法。三者俱优,是为“和尚”;三者俱劣,是为“和撞”,但“和撞”往往吃香而“和尚”常常吃瘪。原因是和尚诵经礼佛,青灯黄卷,恪守戒律,谨言慎行,不懂得讨好官府,巴结富豪,香火之资,谁个肯舍?因而始终只是贫僧。和撞东撞西撞,油嘴滑舌,察言观色,八面玲珑,虽于佛理不通,却谙熟撞骗招摇,油水得来自然容易。有了钱,庙宇可以重修,金身可以再塑,香火也就愈益兴旺。“和撞”也就成了高僧。
  钱有了,庙大了,名气响了,香火旺了,整日周旋于官宦豪门之间,哪里还有时间去南海礼佛,又何必再去南海礼佛!这也不独是和尚,试看周围官员、学者、艺人、作家,哪一行没有“和尚”与“和撞”?如果“和撞”依旧阔,“和尚”依旧穷,那么任你如何励行,终究归于无效。这也是形势强于人。

黄永厚图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