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恪”字的读音问题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贾占新
期数
1997年12期
陈寅恪先生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的读音有着不同的读法,一般读者念为kè,而文化圈中人,念作què。
“恪”字古今无què音。按古“恪”字训义为恭敬,而“寅”字亦为恭敬之义,那么“寅恪”二字以同义连属为名,用意显然。新版《辞海》注“恪”字曰:“kè课,旧读què却”,这“旧读”之说不知何据。
最近读《学府纪闻·国立清华大学》一书(台湾,南京出版有限公司,一九八一年),有杨步伟、赵元任两先生的《忆寅恪》一篇文章。赵先生在记述一九二四年八月与陈寅恪先生交往时的情景说:“我那时是用英文写的日记,记了‘Y·C·Chen’括弧里注‘陈寅恪’。八月十五日又写‘DavidYule&Y·C·Chen Here’,DavidYule就是俞大维早先用的英名拼法。到了八月二十日才发现寅恪自己用的拼法,那天的日记上就写了专访‘Yinko Tschen’。‘陈’字的拼法当然就是按德文的习惯,但是,‘恪’字的确有很多人误读若‘却’或‘怯’。前者全国都是读洪音ㄎ母,没有读细音ㄑ母,而‘却’、‘怯’在北方是读くㄩㄝ,所以我当初也跟着人叫他陈寅くㄩㄝ;所以日记上也先写了‘Y·C·Chen’了。”
赵元任先生是语音学大师,他也认为“恪”字在全国只读为Kè,并没有què音。最关键的是他指出了陈先生自己读“恪”为Kè。
“恪”字的读音问题
剖析儒学传统的问题性
小人物·小文章
传记文学的艺术
礼物交换的本土精神
重读集体主义
不能忘记
谈《生育制度》的日译本
当代的也要“拿来”
奴隶的梦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