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陈诗我见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陈维浚
期数1994年08期
  陈寅恪先生诗中“惟余骨”“笑乱头”等句,时有争论。这涉及陈先生晚年究竟眷恋国民党还是认同共产党。其实,尽管时代不容许,陈先生却总是努力超越于政党之争,置身于实际政治之外的。一九二七年夏,吴宓先生便与陈先生相约不加入国民党。解放后,陈先生留在大陆,“大鸣大放”时,他用玉溪生的悲剧教导学生,身处世变当谨守操行。一九五五至五六年间,我有幸选修陈先生的“元白诗笺证”课,几个同学就在他家中的走廊上听课,他摸索着在黑板上写字,还需我们不断擦拭以免重叠,但他的博闻强记仍使人感到确是不可企及的高峰。讲课时精神饱满,与晚辈相处心情舒畅,无从觉察他有什么“孤寂、悲愤”的心态,倒是那种平易亲切的大师风范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即使他内心世界有不自由之感,其实也只是中国“文人”的传统罢了。所谓“愤世嫉俗”,并非陈先生的性格。以我学生的角度看,陈先生决不是怀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非驴非马之国”的“遗老”。比附凿枘,在在皆罪;宽容大度,则“供埋骨”、“欠斫头”只是诗文中习见的夸张修辞。“皇上圣明,臣罪当诛”本就用不着较真,较真是环境的错误。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