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有一片孤帆闪耀着白光”
作者陈子善
期数1992年03期
  藏书票原是洋人的发明,“五四”前后传入我国,与一部分醉心西洋文学的新文学作家结下不解之缘,使用和收藏藏书票逐渐形成一种风尚。
  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坛高手中,戏剧家宋春舫的“褐木庐”藏书票、散文家叶灵凤的“凤凰”藏书票、小说家施蛰存的“无相庵藏书之券”,都是他们亲自设计,兼具艺术和史料双重价值的珍品,已是可遇而不可求。据说鲁迅、郁达夫和茅盾也都有自己的藏书票,但笔者查阅过鲁迅、郁达夫的一些中、西文藏书,均未发现使用藏书票。鲁迅倒是收藏了广州“现代版画会”一九三五年出版的《现代版画》“藏书票特辑”,但这与本人使用藏书票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也许积习相沿,他们还是喜欢钤盖藏书印,当然两者都是文人雅事,各有各的乐趣,各有各的情调,不能厚此薄彼。


  这里介绍的是三位现代作家长期不为人所知的藏书票。第一位票主是硕果仅存的新月派大诗人孙大雨。一九二六年夏,孙大雨到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有名的达德穆学院深造。在异国的书店里,孙大雨被五彩缤纷的藏书票所吸引,最后挑选了这种由航行的帆船和整洁典雅的书桌组合成画面的“My Book”藏书票供自己使用。藏书票制作者已不可考,但这别致的图案颇切合票主当时远涉重洋,渴求新知的心境。笔者见到的这枚粘贴于一九一二年伦敦出版的意大利文与英文对照本《米开朗琪罗十四行诗集》“封里”,上面还有孙大雨亲笔签名M.C.Sun(孙大雨学名孙铭传的英文缩写),迄今已近七十个春秋,书和藏书票都已成了珍贵的“文物”。


  第二位是女诗人、翻译家赵萝蕤。她是新月派另一位名诗人陈梦家的夫人,一九四四年秋由昆明西南联大启程赴美,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这枚藏书票也是赵萝蕤自己在纽约的书店里选定的,原作者为美国著名木刻家Rockwell Kent,这幅木刻构图简洁,线条遒劲,远航的帆船背景上一位捧着书本的青年姑娘若有所思,意味深长。赵萝蕤因这姑娘的面影与自己相像,十分喜爱,遂请书店再加印英文姓名Chao Lo-Jui作为自己的藏书票。据赵萝蕤回忆,她收藏的许多好书都使用这种藏书票。令人痛惜的是,大部分已与书一起在十年浩劫中散失。现在幸存的这枚粘贴于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名作《金碗》“封里”,这部小说还是新月派另一位重要诗人邵洵美送给赵萝蕤的礼物,更具纪念意义。
  第三位是已故马来西亚华人作家温梓川。温梓川二十年代末从南洋到上海暨南大学求学,热衷新文学,与许多新文坛名家交往甚密。他四十年代出版的小说集《美丽的谎》曾得到郁达夫的赞赏,五十年代在星洲世界书局出版的《文人的另一面》,写耳闻目睹的新文学作家的奇闻轶事,文笔清新活泼,风行一时。笔者四年前与温梓川通信,承他割爱惠赠《文人的另一面》初版自存本,扉页正中就赫然粘贴着他自己的藏书票,也是乘风破浪的大帆船图案,只不过构图更单纯,风格更凝重,上面还加钤温梓川名印,中西合璧,相得益彰。与前两种相比,温梓川这枚藏书票最年轻,但估计至少也已到而立之年了。
  有意思的是,这三位现代作家经历各异,成名有先后,相互之间也未必认识,却都不约而同地把扬帆的航船图案选作自己心

爱的藏书票,这难道是偶然的巧合吗?他们三位当年为完成学业,都曾飘洋过海,远离故土,在异国他乡的感觉是复杂的,甜酸苦辣,有时难以言传,这种感觉也许就有意无意地在这小小的藏书票上得到了抒发与宣泄。诗人莱蒙托夫有一首感人至深的《帆》,其中有这样几句:
  大海上淡蓝色的云雾里,
  有一片孤帆闪耀着白光!……
  它寻求什么,在迢迢异地?
  它抛下什么,在它的故乡?……
  这首《帆》的深远意境正可对这三位现代作家的藏书票作恰切的诠释。这种感觉的寻觅,真可谓方寸之间见真情。
  藏书票虽小,作为书斋长物,除了其本身的艺术鉴赏价值之外,所保留的文化信息也可能是非常之丰富的,而那些经历过历史风尘的藏书票更可引出一个个可长可短,甚至可歌可泣的故事,传送出票主的性情和爱好,透露出一点时代的眉目。它们与那些下落莫测的珍本书一样,往往在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倾吐着什么。文坛耆宿叶圣陶生前曾对一位藏书家说过,搜集作家签名本“确有趣味。签名本必有上款,又可以考究受书者何以不能保存,以至传到旧书辅,此亦掌故也。”(一九八○年二月十日致姜德明函)对作家的藏书票也不妨作如是观。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