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张振翱《冯至》
栏目
海外书讯
作者
金言
期数
1982年05期
本书作者张振翱曾在华盛顿大学获得比较文学文学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中国文学和比较文学助理教授。他既是诗人也是批评家,用中英两种文字写作。笔名翱翱(Ao Ao)。
近年来西方研究当代中国诗歌的兴趣有了增长,陆续出版了一些论著。如劳埃德·哈夫特(LloydHaft)就写了一本研究卞之琳诗歌创作的著作。还有人对何其芳的诗歌和散文做出评述。本书是霍尔公司所属的特威恩出版社(TwaynePublishers)所编的《特威恩世界作家丛书》之一,是英文图书中第一本研究我国当代诗人冯至的专著。
作者在本书中对冯至的诗歌创作做了全面的介绍,既讲到诗人在解放前所走过的诗歌创作道路,也讲到解放后他在诗歌领域中做出的新的探索。作者只用了一章来写冯至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全书五分之四的篇幅都是用来深入细致地分析他的诗歌创作各阶段中所表现的不同艺术特点的。作者虽然也提到冯至的散文创作,但只是一笔带过,重点一直放在他的诗歌艺术上。
作者在序言中指出,冯至的一生和他的诗歌是现代中国浪漫主义运动的真实反映。他引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话,说冯至是当代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作者还引用了朱光潜对冯至的诗歌成就的评价,说他是一位能够做到溶情于理的诗人。朱先生还认为中国白话诗虽然受了西方很大的影响,但象冯至这样能把中西诗的传统成功地结合起来的人还很少。
作者把冯至的诗歌创作分为四个组成部分:(一)早期的抒情诗,(二)十四行诗,(三)叙事抒情诗,(四)民歌体抒情诗。作者认为十四行诗是他诗歌创作中的成熟之作,而民歌体抒情诗则代表他在解放后诗歌发展的新方向。在讲诗人的十四行诗的一章中,作者也谈到德国现代诗人里尔克对他产生的影响。还同另外两位同时期的诗人卞之琳和何其芳进行了比较。作者在各章中都是先举出有代表性的诗进行分析,然后做出评价。
(Domninic Cheung:Feng Chih.1979.121p.G.K.Hal1 & Co.)
张振翱《冯至》
复述准确往往不易
被改写的昆德拉
入思方式与话语方式
长留遗教在人间
关于达尔文主义的讨论及其引申
阳春三月说《清明》
关于余淡心
概念的贫困与贫困的批评
托夫勒《未来冲击》引言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