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安排
栏目
画说
作者
陈四益
期数
2007年04期
好像官做到了一定“高度”,退休之后就要“安排”。安排什么?安排一个虽不是官,也近于官的位置,比如到什么协会、学会去当个会长、副会长之类。这好像已经成为上上下下的通例。这些所谓“民间团体”或曰“非政府组织”,于是成了退役官员安置所。
按说,政府官员和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从业人员不过是职业的区别。在职时岗位不同,退休后都是退休金领取者。他人不必安排,何独官员、而且是较高级别的官员就要“安排”?
或许是觉得当过一阵子官,深谙官场套路,可以轻车熟路地保持高度一致?或许觉得既然官都当得,学会协会岂不更是小菜一碟?又或许因为社会是官本位的社会,自然退休的官员就应当有点特殊的优惠,把“安排”当作一种安抚和照顾。但把退役官员成批地“安排”到非政府组织或民间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其结果多半是把这些民间组织变成了“二政府”,因为官员们大多(说的是‘大多’)会把政府工作的那一套程序原封不动搬到民间组织,从而使民间组织平白地多了许多官气、衙门气,包括目前政府部门的那些不良风气。而非政府组织所以能够担负政府部门不能担负的作用,就是因为它是“非政府”——它的工作内容和运作方式不应也不能混同于政府。
永厚画了一堆鸭蛋,题款却作“衙蛋”。“鸭”、“衙”,一音之转,但破壳而出的却大为不同,从“衙蛋”里出来的,只能是一堆“二政府”——许多新事物,经过我们的程序孵化,结果都是老面孔。这是很值得研究的一种社会现象。
安排
为什么环境保护中自然主体缺失?
横看成岭侧成峰
书跋偶存
法治是依良法治理
竞走
经济学不是道德说教
津门书话
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
谈“合金文化”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