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缠足而舞
栏目
读书短札
作者
刘建
期数
2000年03期
始终不大明白:扭啊扭的秧歌怎么成了中国舞蹈审美上的国粹,一扭就是几百年,而且至今方兴未艾,从庙会直扭到立交桥下。偶读一九九九年十期《读书》《小脚美丑与男权女权》一文,又想起西方哲言:“有伟大的接纳,才有伟大的创造”,于是茅塞顿开。
胶州秧歌是秧歌的典范之一,属山东秧歌,当地老艺人用“抬重、落轻、走飘,活动起来扭断腰”来形容它的动律与风韵。这些特点的形成与过去演员脚上要“踩跷板”有关系。所谓“跷板”是以布与木制成的带有假小脚型的鞋,穿上后只用脚尖着地,裤中只露出小脚,以模拟缠足妇女。后来国民政府明令禁止缠足,以跷板模拟小脚的形式也被禁止了。然而,因踩跷板形成的动律特征,却在脚跟与脚掌上遗存下来。 脚是人体重量的支撑点。一个畸形的脚,不仅会使人体重心移动发生偏差,而且直接影响到步态和舞姿。胶州秧歌中有一个“大老婆”(指年龄较大的妇女)的角色,其“闪动”式的动作很独特:一只腿随闪动快速蹬出,身体随蹬出的腿成斜线反向倾斜,主力腿弯屈,担负重心转移;待身体抻到极限,重心迅速移动到另一只脚上,重复原动律。这种重心的急速闪动,正是在畸形支撑点上形成的。对于“缠足”舞者来说,重力不能长时间完全压在一只脚上,必须迅速转移才能解除疼痛。
如此“疼痛”何必再缠?何必再跳?答曰:“男人们喜欢。”用时髦的话语讲,叫做有“受众”的“接受美学”。如《小脚美丑与男权女权》文所言:“不缠足就不能嫁人”不是“妇女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此间男子们非小脚不娶”,故缠足乃是“完成其嫁人的资格”,明显透出“一个男权社会的残忍的威权”。
缠足而舞
“我与你”和“我与它”
小题须大作
《管锥编》中的比较文学平行研究
千古艰难唯一死
读《大浴女》
直面相互缠绕的历史
第一拨现代化思潮的背影
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成立
皮埃尔·布迪厄:《社会学问题》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