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丰富多彩的云南沧源崖画
栏目品书录
作者李公
期数1996年11期
  云南省博物馆馆长李昆声最近新出的专著《云南艺术史》,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分析、论述了云南各民族从古至今的艺术发展史,华彩纷呈、博大精深。其中的“沧源崖画”部分,尤觉丰富多彩,令人叹为观止。
  沧源崖画发现于云南省临沧地区佤族、傣族聚居的沧源县,至今已发现十处崖画点,近千个图像。崖画全用单纯的红色描绘在崖壁上。研究者认为颜料是用牛血调和赤铁矿制成的,至今多数图像仍未褪色。其技法特点是画人物、动物均不画出细部,采用“剪影造型法”,仅绘出物体的轮廓,并突出人物、动物某一富有特征的器官。如画牛突出牛角,男性突出生殖器,女性突出乳房等等。人物不画五官,躯干一律画成倒三角形,上画方形或半圆形的头,用线条画出四肢动态,造型概括、简炼、夸张、质朴、生动,富有强烈的动势和感情色彩。据放射性碳14测定:沧源崖画距今大约两千九百六十年至三千一百年左右。当时的云南各地,正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所以沧源崖画,是研究云南各民族原始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
  汪宁生先生将沧源崖画的内容分为人物、器物、房屋、动物、神祇和神话人物、自然物、符号及手印七大类,基本概括了沧源崖画的内容。李昆声先生又对其中的部分内容作了深入的分类研究:如将沧源崖画中的人体装饰图像分为羽饰、角饰、枝叶饰、耳饰、头饰、纹身;舞蹈图像分为组舞、横排舞、圆圈舞、拉手舞、狩猎舞、羽舞、盾牌舞、傩舞;建筑图像分为椭圆形、三角形、倒梯形干栏式建筑等等。沧源崖画内容确实十分丰富多彩,图像千姿万态。其中的一些图像达到了世界各地原始崖画艺术的一流水平,对今天的文化艺术创作,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沧源崖画中描绘的各种装饰、舞蹈、建筑图形,非常近似今天云南佤族、傣族、景颇族的服饰、舞蹈和房屋。如椭圆形的干栏式建筑图形类似今天佤族的干栏式房屋,三角形的类似傣族,倒梯形的类似景颇族等等。沧源崖画,也许就是以佤、傣、景颇族为主的云南各少数民族的先民共同创作的。这也是李先生的《云南艺术史》已涉及、但未作定论的、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云南艺术史》,李昆声著,云南教育出版社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版,19.8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