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科学的归纳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张东川
期数
1987年09期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在设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经济特征时,是把商品生产排除在外的。他们大胆地预言,在未来的社会中商品生产将消亡。恩格斯曾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323页)所谓“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指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后来,斯大林把这句话概括为恩格斯公式,它经典地说明了商品生产在未来社会中的前途和命运。但这种科学的构想,决不是要后人超过商品经济这个本来不可逾越的阶段,恰好相反,它正是以社会化生产,也就是以“新形式”的商品生产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换言之,商品生产的消亡是有条件的,其经济条件是全社会占有制的实现,物质条件是社会化商品生产的充分发展。
不幸的是,这种关于商品生产消亡的构想却并未被人们所充分理解。在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许多国家不同程度地都存在着把社会主义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错误倾向。他们不顾客观条件的成熟程度,急于实行产品经济,而限制、排斥甚至消灭商品经济。其后果如何?历史无情地嘲笑了我们!
然而历史对奋进者又是宽容的。痛定思痛,在惨痛的教训面前,经过一段迷茫的探索之后,终于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一概念并赋与了理论色彩。其中闻潜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复合经济论》对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理论进行了科学的归纳和探索,并提出了“复合经济”这一概念,反映了经济理论界这方面的有益探索。
《复合经济论》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作者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辩证分析。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复合体。这种复合体的显著特点是:一方面,计划经济以商品经济为内容,一旦脱离了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便不能单独存在;另一方面,商品经济以计划经济为运动形式,倘若脱离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就不能正常地运行。这种异常的结合状态,使得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研究复杂化起来。研究商品经济必须结合考察计划经济,研究计划经济还要联系商品经济,(见本书前言部分)真可谓“复合经济”。
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研究虽然为期不长,但论文和著述已颇多,随处可见。大多皆见地颇浅,未及深入,更谈不上理论的框架和模式了。闻潜首先把社会主义经济看成是复合经济,并以此为出发点系统地考察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动力、机制和调节体系,从而粗线条地勾勒出了一个理论的框架,建立了一整套的模式。
与此同时,本书还讨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并从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把它看作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从而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应该承认,《经济组合论》并不是“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的首创者。但就其科学的归纳和理论框架的竖立这一点来说,其意义亦是十分远大的。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复合经济论》,闻潜著,中国财政出版社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1.75元)
科学的归纳
从《纲鉴易知录》谈起
亏空与陷阱
一部值得细读的传记
《艺文轶话》序
漫谈《胡同及其他》
关于周作人
吉川英治的《三国志》
创造者的颂歌
让河川为生命奔流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