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把世界的诗歌纳入视野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王光明
期数
1987年06期
诗歌是表现色彩最浓的艺术,它从诗人的心灵中提取情感、感觉和想象,经过结构、语言的苦心营造,把自我的经验转化为诗的经验,进入人类经验的共同世界。唯其自我于诗更为直接、重要,诗歌对“自我”又不能不分外苛求;质言之,诗人的“自我”不应该是一只自我封闭、很快被舀干汲尽的桶,而应该是一口以自己的个性滤纳千百股细泉的井。自我封闭、矜才使气除了造成灵感之源的枯竭和艺术的平庸还能带来什么呢?艾略特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受奖演说”中深有感触地说:“事实上,只要多少具有重要性的诗人们,都从本国国语以外诗人的作品中得到很大的裨益。假如不从别国国语的诗作寻找补充营养的文艺,可以想象得到,无论哪一个国家,或是哪一国国语的诗,都会自然衰弱,走入灭亡之途。”
这其实是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一个诗人、一个国家的诗歌要走向世界,不能不把世界的诗歌纳入自己的视野。可悲的是,我们曾以一个从多样走向单一、从单一走向覆没的诗歌悲剧证明了这样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因此,当今天读到由诗刊社唐晓渡编选的这本《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的时候,欣喜之时又涌起一种悲凉之情:这项十分需要的工作对于中国诗坛来说实在做得太迟,出版得太迟!
不过我们毕竟有机会读到这本汇集了十七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诗歌选本了。自然,它并不能体现二十世纪世界诗歌的全貌,对这些获奖诗人的作品也无需盲目迷信,视其为字字珠玑;然而,这本选集无疑基本代表了本世纪国外诗歌的最高水平,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呼吸异域诗坛巨匠的创作空气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本世纪诗歌在探索人类的生存处境,在提高人类的领悟力,在感觉和想象方式上的变革,在对语言的征服、驾驭和创造等方面的光辉贡献。这本选集的另一个特点,是完整选入了这些获奖诗人的“受奖演说”,让我们感受到这些大诗人思想和艺术追求的胸襟气魄,他们献身诗歌艺术的苦恼和欢乐,他们探寻诗歌道路的经验,对我们有深刻的借鉴和启迪的意义。
真正的诗人属于创造,而不属于拙劣的摹仿者,但任何有出息的创造者都不可能不参照既往的诗歌传统和经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的价值正在于为我国诗歌创作和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第一流的、富于借鉴和启迪意义的参照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诗选》,唐晓渡编选,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八六年四月第一版,3.90元)
把世界的诗歌纳入视野
画像之镜
微笑的灵魂
宋江这个人
自由主义:贵族的还是平民的?
论自由的两种涵义
齿牙口腹之中有道存焉
谁来开发阳光?
不易
文化·经济·符号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