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艺术系统与系统方法
栏目
品书录
作者
朱辉军
期数
1986年03期
文艺和美学研究的新方法问题在我国近段时间以来已引起普遍的关注,并且也有不少人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尤其是系统论等方法来研究文艺和美学问题。这其实是一种世界性思潮,早在六、七十年代,苏联、东德、保加利亚和捷克等国的学者就已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比如说,莫·萨·卡冈的《美学和系统方法》就不妨看作是新方法在文艺和美学研究领域里结出的硕果。
卡冈的这部著作是由十余篇各自独立的论文组成的。不过,诸篇还是有机统一的。它们统一于两个问题:艺术的系统和相应的系统方法。
卡冈并不是在艺术或美学的狭窄圈子里来考察艺术的系统的,他把艺术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中去分析,把它置于整个人类的文化系统中去研究。站在这样高的立足点上,自然能把所探讨的问题分析得全面透彻而不致陷入片面和偏狭。卡冈认为,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各种方式和产品的总和,它本身是一个大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包含着许多小系统。在这里,卡冈所遵循的是系统论的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即从整体到部分、把部分看作是整体的部分而不是孤立的片断的原则。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包含有些什么样的小系统呢?卡冈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认为有三个小系统,它们是物质文化系统、精神文化系统和艺术文化系统。艺术文化既然也是一个系统,那它又是由什么因素构成的呢?于是,卡冈又把问题推进了一步。他的结论是,艺术文化系统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知觉、艺术批评、艺术研究等五个基本的子系统。经过这么一分析,艺术在整个文化系统中的地位和艺术系统内部的构成就都昭然在目了。
面临着这样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都不能奏效。因此必须运用系统方法,才有望找到艺术领域里的许多千古之谜的谜底。这里所谓的系统方法,除了指系统论所提供的方法之外,还包括各门学科的方法的系统化。艺术领域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文艺学之外的许多学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立足之地。特别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以来,新诞生或取得独立地位的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等等,都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了艺术领域,并且先后割据了一块块地盘,形成了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符号学……等等。这么一些各自独立的学科都自认为自己是艺术领域的主人,都企图以自己特有的方法独自垄断艺术研究,“在最坏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建筑在嫉妒的竞争中;而在最好的情况下,这种研究建筑在漠不关心的‘和平共处’中”。卡冈所说的这种情形现在在我国的有关研究中似乎也冒出了端倪。怎么避免这一弊端呢?卡冈在书中探讨了把各门学科的方法予以系统化的途径,既克服其各自为战的缺陷,又发挥其从不同侧面研究艺术的长处,从而使各门学科协同一致对艺术的复杂系统进行深入的、多维的、立体的探讨。卡冈在书中还尝试建立各门学科系统化的模式,读后给人不无启发和教益。
客观地说,卡冈的这部论文集在缺点方面也象其优点一样明显,这似乎是探索性的著作所共有的特点。其次,作者运用的系统方法尽管新颖,但主要还是通过思辨的途径得到的,而对贝塔朗菲所创立的系统论的借鉴还是很不够的。此外,有些结论只能算形而上的假设,有待进一步论证和探讨。也许,上述这些不足,卡冈实际上在别的著作中已经涉及到了?若是那样,我们便寄希望于译者的进一步的工作。
〔《美学和系统方法》,〔苏〕莫伊谢依·萨莫伊洛维奇·卡冈著,凌继尧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一九八五年三月第一版,2.15元〕
艺术系统与系统方法
搭积木
男回权潮
用血和汗实践社会主义
谈萨伊德谈文化
挑战意识与自我超越
话说《雨人》
现代主义与文化政治
《梦溪笔谈校证》五十年
终于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