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旧时代的新研究
栏目品书录
作者徐盈
期数1984年09期
  五年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聂宝璋同志写出一本关于十八世纪美国旗昌洋行及其轮船公司在中国的侵略史。本书内容范围广泛,故以《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产生》为名,实际上是有关本题三部曲的第一部,早已引起国际方面的重视。
  买办资产阶级问题是了解中国历史所必需的。因此。研讨这个课题——洋行与买办——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在旧中国国民经济中,随着侵略势力扩张乘时而起的买办资本力量发展得如此迅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一时期的买办洋行的发展从商业到金融,从交通运输到加工制造,从城市到农村,从经济到政治,无一不显示出它的危害作用。外来侵略者离开了买办固然难以有所作为,而国内封建统治者也要依赖买办力量维持其政治经济的统治地位。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完全成熟是在蒋家王朝统治时期,但其前身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就开始萌芽了。
  作者掌握中外大量档案材料,解剖了航业中一只麻雀——美商旗昌洋行及其轮船公司,此外还附有本世纪与上述公司有关的各口岸洋行买办简表,介绍了当时国际航业舞台上,各级买办、各类洋行,分期出现,分批作出活灵活现的表演,追叙了当年清廷花了二百万两购买旗昌的招商局,通过“贷款”一转手又归于旗昌控制的一次阴谋活动。一八二四年成立的旗昌洋行及旗昌轮船公司的发生、发展,在帝国主义侵华史上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作者以大手笔勾画出十九世纪后期在中国买办商业高利贷的形成,这种高利贷资本逐步构成为一个进出口商业买办高利贷网,迫使华商资本向买办资本低头乞怜。作者说,在那个历史条件下,买办职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洋行买办一身二任,既管卖(如鸦片)又管买(如茶丝),既包销又包购。一文不名的外国冒险家,保护他的“合作人”(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内奸)享特权坐收利润,仅属佣金即达四万两之巨。在那个历史条件下,洋行买办利用特权,横行霸道,走私偷税,投机倒把,无所不为。加以随着来的是封建官僚逐步买办化及官僚买办资本的日益扩张。此时,为外商贸易服务的商品侵略网、土产收购网,高利贷剥削网时分时合,“情弊百出”,逼得华商(农民更不必说)只有“跪买跪卖”,任其宰割,不可能不变为外商贸易的工具。
  作者还根据档案材料中开列了近百个洋行买办的姓名及其在各口岸的活动,注明“姓名、任职地点、任职时间、籍贯、备注”,在其列举中,指出早年的胡光墉、徐润虽然属于资本雄厚、财势两全的买办官僚,在外商掌握的口岸市场领导权之下,在贸易中并不是外商的对手。
  作者在本书结语中说,十九世纪末期中国买办商业高利贷剥削网的形成,不管进出口贸易如何增长,只能说明中国半殖民经济进一步发展。至于由此而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买办资产阶级,就其性质而言,则与地主阶级一样,“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这些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的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毛泽东语)
  前一个世纪中国人民的苦难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了解一些过去的往事还是有益无害的。
  (《中国买办资产阶级的发生》,聂宝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十月第一版,0.58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