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简明科学技术史话》
栏目品书录
作者庄似旭
期数1982年07期
  这是国内第一部比较全面、系统、深入浅出地阐述科技发展史的著作。它首先的优点是探讨了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里,对科技发展做出贡献的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对科学技术发展所产生的不同影响。例如,古代埃及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中央集权的奴隶社会,它的科技发展就不如希腊,因为希腊的工商业在城邦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实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因此促使科学技术大发展,占有其他民族无法比拟的地位。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发展相互促进;各国政府在战争的威胁下,投入巨大的经费和物力加速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同经济繁荣、国家威望、民族生存、人民生活等方面密切相关的最受重视的问题之一。
  这里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国内比较流行的两本科技史,作者都是英国人,他们对我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都很不够,甚至还存在一些偏见。实际上,在中古时期,中国对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最大。《史话》对此不但给以足够的篇幅作了介绍,而且还探讨了中国科学技术兴衰的原因,给人以启迪。
  《史话》前三编是以科学中心的转移为线索来进行介绍的。在第四、五两编中,为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所出现的新特点,在兼顾科学中心转移的情况下,以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为主线进行介绍,并且对一些重要学科的发展进行了讨论。《史话》不仅介绍了各个学科本身的状况,而且力求找出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勾勒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轮廓。例如,它指出牛顿力学促进了天文学发展,化学为电子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电池),量子力学成为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电子计算机推动了各个学科大踏步前进。它还指出,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带头学科,带头学科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史话》同一般的科学史不同。它充分利用了题材方面的灵活性,把人和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写,突出了人在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所占的主导地位。
  《史话》在最后一编的小结里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任务,不但要认识自然界的规律,而且要认识科学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作者对许多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在不同社会制度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方面,作者认为,在中古时期,西欧的封建制度比古希腊的奴隶制度要合理和进步,但是中古初期,西欧的科学技术却比古希腊落后。这说明社会的影响是复杂的,社会制度的优劣并不就能决定科学技术的先进或者落后。作者提出,在同样的社会制度下科学技术、生产和社会制度三者可能出现发展时期一致的“同步”现象,产生互相促进、高速发展的效果。这种“同步”现象正是古希腊赶超埃及、十九世纪德国赶超英法的原因之一。作者从二十世纪初期美国科学发展落后于工业发展的事实出发,指出一个国家发展科学的过程,同超越国界的、作为全人类智慧结晶的科学本身的发展过程,可能是不一致的,从而区分了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此外,作者还从美苏的空间竞赛联想到:怎样从科学、军事、生产、生活、政治等方面综合评价一项科技成就的价值?什么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高低的标准?发展科学技术应该走什么道路,是练“椅子顶”还是造“金字塔”?怎样处理暂时效果和长远效果的关系?等等。它通过一些议论、分析和探索,把读者引向一个新领域——科学学。
  当然,《史话》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的介绍,有些地方还显得粗糙和不够严谨;同时,有些议论和分析还值得商讨。
  (《简明科学技术史话》,申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第一版,1.3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