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远去的背影
栏目说画
作者陈四益
期数2007年09期
  李瑞清端坐在圈椅上,沉默、庄重。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有在叙述辛亥革命后复辟势力活动的史书中,容或可以见到他的名字。他当过江苏布政使,是一省的行政长官,套今天的说法是正部级,辛亥之后就不再做官。张勋复辟,要他再起,他拒绝,但民国的官也不做。大概是“耻食周粟”的意思。永厚先生当然不是要表彰他的守旧。他办过教育,当过两江师范监督,多有善政。今天的南京大学,寻根觅祖,传承的还是两江师范的衣钵。永厚先生当然也不是要表彰他办学的成绩。李瑞清的字画,行情看涨,永厚先生看重的更不是因为淘得几幅,大有增值空间。
  永厚先生的关注是,这么一位高官,离任时不带半分国帑,变卖家财,以充盘缠。遁居上海后,卖字为生,养活全家近四十口。他没有子女,妻子早逝,终未再娶。妻子名梅,乃自号“梅痴”、“梅庵”。所谓近四十口者,皆兄弟之寡妇孤儿也。有黑帮写信敲诈,要他奉送银票三百。他回书称卖字为生,自顾不暇,“无妻妾之奉而有家室之累”。要钱没有,要命一条。所言皆实,任凭调查。结果盗贼惭形,反送了他三百元养家。
  身居高位而不贪,辞官之后不借势,一生廉介,自食其力,而且经得起调查。这样的官员,无论其政治态度,总值得敬重,因为他保留了“人”的特质。可惜这只是一个“人”的背影,一个愈趋愈远令今人只能遥望而难于寻觅的背影。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