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
作者
朱世达
期数
1981年07期
最近,读到美国哈考脱·布拉司·贾瓦诺维契书屋出版《尤多拉·韦尔蒂小说集》(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Eudora Welty)的消息,使人不免想起这位美国南方文学独树一帜的代表。尤多拉·韦尔蒂对于中国读者是不陌生的,一九八○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已出版了主万、曹庸翻译的她的中篇小说《乐观者的女儿》(The Optimist’s Daughter)。《乐观者的女儿》一九七三年曾获得普利策文学奖,是美国十年来文学创作的一部佳作。
这本小说集收集了韦尔蒂一九三六年到今年的作品,其中包括了她的先期出版过的四本小说集和两篇六十年代创作的从未收进过集子的小说,共四十一篇作品。
在这本集子的前言中,韦尔蒂写道,“总的来说,我的小说反映了我开始涉猎文学创作的经济萧条时期一直到现在的一段生活。”“它们反映了在密西西比生活的人们的不安、惶惑、痛苦和颓唐。”
韦尔蒂生于一九○九年,一直居住在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城她父母遗留的祖屋里。一九四一年她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绿帘》,对于南方的风俗、人情、社会和人物是极为熟悉的。自韦尔蒂一九三六年在一本不知名的杂志《手稿》(Ma-nuscript)上发表第一篇处女作起,她已在美国文坛上奋斗了四十四年,用她自己谦虚的话说,她“一直在自己的一小块土地上耕耘”。她的创作晚于福克纳和凯瑟琳·安妮·波特而先于弗莱纳莉·奥康诺。七十一岁的韦尔蒂和彼得·泰勒是目前南方文学幸存的代表。韦尔蒂和福克纳、奥康诺一样,开始创作的题材大多是关于南方农村地区小城镇上风土迥异的生活,充满了人情的温暖、乡土的气息和穷乡僻壤乡巴佬的真挚之情。但是他们三人对于南方题材处理的角度是不同的。福克纳以一种神秘的眼光观察着南方的悲剧生活;奥康诺以一种富于宗教色彩的笔触来描述南方社会的种种不幸;而韦尔蒂则是用写实方法来叙述她在南方社会中的所见所闻,以她的独有的才能,给读者描述一幅幅风情画,讲述一个个动人的、朴实的悲喜剧。韦尔蒂注意的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物,描写“他们生活的真谛,他们的私人生活,他们对于遥远的过去的回忆,他们在密西西比的童年和他们的梦想。”她的清丽的笔调“犹如黄昏时分从鸡舍里飘出来的悠悠之声,撩人心绪”,有时却也不乏幽默之感,令人哑然失笑。
韦尔蒂是个十分卓越的幽默作家,善于从南方俚俗的闲谈中索取令人发笑的题材和语言。她的早期有名的短篇《为什么我住在邮局》(Why I Live at the P.O.)就是南方一个小镇的一场闹剧的写照,令人笑余还觉辛酸。小说的主人公是密西西比全州倒数第二个最小的邮局的邮差。一次,她激怒之余当着她的古怪的南方同胞的面宣布,她要搬到邮局来住。于是小镇上的人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同情她,一派反对,拒绝再到这家邮局去寄任何邮件。韦尔蒂运用南方俚语,使人物和语言妙趣横生。请读一段女主人公悻悻不平的独白:“原先我和我妈、我爹和我叔伦多过得挺好。可是自从斯蒂拉—伦多妹妹和丈夫离婚回到家来后,她把一切搞成了一锅稀粥。”“惠特克尔先生!是的,我跟惠特克尔先生出走过。当我在奇纳林镇照相初次和他相遇时,我就钟情了。但是斯蒂拉—伦多却蓄意要把我们俩拆开。她告诉他我身体长得奇形怪状,说什么我一边长得比另一边肥,真是岂有此理:我就是我么。斯蒂拉—伦多正好比我小十二个月,她简直娇成个什么玩意儿了。”韦尔蒂的这段独白写得是如此生动、逗人,一位年青的美国女演员今年在纽约朗诵,引起观众的轰动。
韦尔蒂的幽默在《一个被吓呆的男人》(A Petrified Man)中得到同样才华横溢的流露。一个名叫莉奥塔的美容师在回忆一次求情时说道,“老天啊,我和弗雷德,我们八个月前在汽车后座上相遇,不到半小时,哦,我们俩简直好象在向结婚的教堂奔去。”在《大网》(The Wide Net)中,一个颟顸的丈夫以为怀孕的妻子在河里淹死了。于是,他请了一帮人到河里捞尸体。当然,他们不可能找到任何尸体。但是大网的主人道克却对这种徒劳的庸人自扰的事非常满意,说道,“我从来没有干过象今天这么好的河捞作业,也从未见过象今天这么好的效果。要是拿这大网到直布罗陀海峡去捕鲇鱼,我敢打赌,它定能将海峡的暗礁都拉走。”
韦尔蒂有时以爱尔兰和意大利异国情调来写小说,但绝大部分小说的背景都是在密西西比的穷乡僻壤。在韦尔蒂的早期作品中她描写了大量智力迟钝的人们,精神错乱的人们,既聋又哑的人们,总之,仿佛由于南方的落后和愚昧,几乎使人们都智力减退,精神失常了。小说中既有浸礼会教堂的描写,也有关于乡间学校生活的叙述;既写南方小镇(维克托利镇、勃拉镇、莫尔扎纳镇和奇纳林镇,等等)各种小人物的不幸命运,也写他们生活中的欢乐。她描写了南方守灵和葬礼的仪式,描写了巡回照相师有趣的生活,也描写了在镇乐队伴奏下的欢闹场景。有人被谋杀,有人被倒下的大树压死,有人耽于烈酒,有人疯疯颠颠——在僻远小镇上种种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象一幅幅寓意深刻的漫画或者写生画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对于韦尔蒂笔下有些人的悲剧,读来令人凄怆,几句安慰同情的话语已毫无意义;而有些人物却一直在南方的大平原上追逐着生活,热爱土地,热爱自然,虽然他们的梦幻从未越过乡间的土路。请读一段韦尔蒂关于一个孩子遐想的诗一般的描写吧:“他站着,象鸟腿一样嫩红的树叶、挂满黄花的藤蔓、撒满白花的土地——洁白的花瓣经受着水滴的重压,仿佛沉重的石头似的——肉桂一般殷红的枫叶以及娜多姿、飘洒自如的垂柳等等揉合在一起的光彩映着他的脸……”象这样的关于美国乡村的描写,也许再过一段时期,会使读者如阅读奥斯丁的作品一样,觉得已是非常遥远,非常遥远的过去了。如真是这样的话,那韦尔蒂的作品对于探索旧时美国农村田园生活的读者无疑是非常有用的。
韦尔蒂的小说注意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使读者不仅有声感,而且似乎能把读者带入人物生活的境界。如在《英尼斯法仑的新娘》(The Bride of the Innisfallen)中,作家描写一个颀长的威尔斯人走进一个挤得满满的英国火车车厢,他“毫不迟疑地占了一个座位……他的头发成两绺梳在两鬓,眼睛大大的,——简直象彩色石印画所描绘的美国西部暴风雨中的马的眼睛一样——那种几乎可以发出闪电的眼睛。在一个荒凉小站无边无际的寂静之中,他用手拍打身上所有的口袋,——不是因为忘了什么,而是让自己肯定所有的东西还都在那儿。他的手上沾满了黑色的粉尘。”请读一段关于一个化妆品推销员从洁身自好的家庭一下子走向社会的描写,简直维妙维肖。“她手里拿着一根金色的唇膏,象玩魔术一般将盖儿打开。一股芬芳之气扑鼻而来,莉薇突然喊道,‘楝树花儿啊!’……‘哦,不,不是楝树花儿——是秘密配方,’巴比·玛丽小姐说,‘我的化妆品是私家秘密配方——不是楝树花儿哦!’”
《我的爱,这儿没有您的位置》(No Placr For You,My Love)是美国评论界认为韦尔蒂写得最好的作品之一。一个已婚男子和一个非常年轻的女子在新奥尔良旅馆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离开饭馆时便成了一对萍水相逢的情人了。这场情爱的结局当然是不会幸福的。作家在小说中描写了情欲、性感以及由于孤独而造成的苦闷。韦尔蒂的另一篇以奥德赛为主题的小说《女魔》(Circe)也属于作家对于性的主题的探索。性的主题在韦尔蒂的小说中占的比重极小,所以这两篇小说的发表曾引起人们极大的惊异,认为这不可能出于这位庄重的密西西比妇人的手笔。
有些评论家认为韦尔蒂的小说《凝静的一刻》(A Still Moment)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小说描写三个人在草原上相遇:一个杀人犯,一个巡回布道的牧师(杀人犯所追逐的目标)和一个名叫奥杜彭的自然科学家。奥杜彭设法阻止了这场谋杀,而他自己在其他二人睽睽之下,却杀死了一只白色的苍鹭。韦尔蒂在小说中用许多笔墨渲染大自然的美,读来令人陶醉。
韦尔蒂在小说中用无限同情的笔触描写了穷苦平民的窘迫处境,虽然他们的行为怪癖,引人发笑,但终究其源,是发人深思的。如在《哨声》(The Whistle)中,她写了一对贫苦的中年夫妇受到命运的嘲弄,一气之下,放火烧了厨房的桌子。读者在《老马布尔豪太太》(Old Mrs.Marblehall)中看到的是一个终生与命运搏斗的老妇人,“她有火一般的毅力,但总以绝望告终。”韦尔蒂问道,“有谁能了解她的永恒的惊愕呢?”在《鲍威尔哈斯》(Powerhouse)中一个黑人爵士乐团领队在一场舞会的间歇时间拿出一份妻子死亡的电报,大家都非常惊奇。电报的署名是一个鲍威尔哈斯根本不认识的人。是因为鲍威尔哈斯对妻子不满,抑或是因为音乐撩起了他的愁思,使他拿出一份假造的电报,做出这样可怕的恶作剧?鲍威尔哈斯幻觉见到妻子无端愤怒地跳窗自杀,血溅满地,而他的敌手却在她的血潭里漫步。电报也可能是他妻子发的,为的是愚弄一下她的丈夫?谁知道呢?这是韦尔蒂留给读者的一个难解的谜。在另一篇小说中,一个白人医生去给一个年青的黑人妇女看病,那女人是被同居丈夫刺伤的。在寝室里天竺鼠到处乱跑,情景令人怆然,据说,她丈夫养天竺鼠是为了表示他和她之间关系的一种动物性能的象征。在《西班牙音乐》(Music from Spain)中韦尔蒂塑造了尤金·麦克莱恩,他由于郁闷无端地打了妻子的耳光,然后在街上遇到一个刚开完音乐会的西班牙吉他师。他端详着这个西班牙音乐家,觉得“他的手可以挑起激情,爱是他的奴仆,甚至绝望也只是他的一只驯顺的小动物。”即使在西班牙人突然双手向他脑袋猛揍过去的刹那间,他还有余暇把他的手肘想象成“一个半躺着的裸体女人”。
南方文学的作家在三十和四十年代注重描写南方小镇生活的奇风异俗,描写人们怪诞的行为,仿佛南方的气候会使人们变得更为荒唐不经似的。他们和黑人的关系也是亲密的,这是美国的北方人所不易理解的。在南方作家的作品中不难找到许多黑人生活和风俗的痕迹,甚至可以找到关于黑人巫术信仰的描写。他们不屑描写现实,而总是缅怀过去,沉浸于回忆之中。但是,对于韦尔蒂,虽然早期作品也曾经有过这种倾向,但她的大部分作品是描写南方现实的。有的美国文学评论家称她的作品为“美国民族的纪念碑”,是一点也不过份的。
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
如何解除殖民主义?
人生境界与文化理想
竹林遗恨长
位育之道超越了什么?
这只是千万个卖血故事中的一个
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
《西厢记新注》
那一代的风流
莫称王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