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姬昌 [周](前1152年-前1056年)
姬昌,姬姓,名昌,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朝奠基者,岐周(今陕西岐山)人。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西伯昌四十二年,姬昌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5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收附虞、芮两国,攻灭黎(今山西长治)、邘(今河南沁阳)等国;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为武王灭商奠基;旧传《周易》为其所演。除此之外,创周礼,被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更是称文王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文王崩,葬于毕原。西周王陵(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宝鸡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前1046年,姬昌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尊姬昌为文王。
690年,武则天称制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正文 震上兑下,征凶,无攸利。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
译文 归妹卦:出行,凶险。没有什么好处。
初九:姊妹一同出嫁。脚跛却能行走。出行,吉利。
九二:眼瞎了却能看见。有利于女子婚嫁的占问。
六三:姊妹一同出嫁,后来又一同被休弃返回娘家。
九四:出嫁时超过了婚龄,迟迟不嫁是有所期待。
六五:殷帝乙把女嫁给周文王,妹妹的嫁妆比姊姊的还要漂亮。婚期选在将近月中,吉利。
上六:新娘捧着祭品的筐,但筐里没有东西;新郎提刀杀羊,但羊没有出血。没有什么吉利。
赏析 本篇是《周易》“归妹”卦的上六爻的爻辞,题目为笔者所拟。原文在“无血”之后,还有“无攸利”三字;看来是这首歌谣被用作爻辞之后外加上去的,故笔者不将此三字作为歌谣的一部分著录。这是一首写剪羊毛劳动的歌谣,文字简练,情景逼真。
全篇分别从“女”与“士”两方面落笔。在《周易》六十四个卦中,凡已经结婚的女子通称为“妇”;而凡称为“女”的,通指尚未结婚的少女,如《屯》卦六二爻辞的“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先秦诗鉴赏辞典 - 陈志明)
注释 归妹:少女出嫁。全卦的内容是记述姊妹共夫的婚俗。
以:当。
吵:目盲。
幽人:囚徒,这里指家庭妇女。
须:用作“娶”。
反归:被休弃回娘家。
愆期:过期。
时:待。
帝乙:殷纣之父。
其君:这里指君夫人。
袂:衣袖,这里代指嫁妆。
几:接近。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承:捧着。承筐:捧着装祭品的器具。
刲(kui):割,宰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