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九日感赋 [诗]

作者秋瑾 [当代](1877年-1907年)
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鞦韆、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权,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著男装。自费留学日本期间,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从而间接促成辛亥革命。后人辑有《秋瑾集》。

正文
  百结愁肠郁不开,此生惆怅异乡来。

  思亲堂上茱初插,忆妹窗前句乍裁。

  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

  良时佳节成辜负,旧日欢场半是苔。

译文
  我的愁肠百绕千结阴郁不开,这一回我怀着失意的心情来到了异乡。

  重阳节这天,我刚刚插戴上茱萸,便在窗前给妹妹写起诗来。

  面对秋菊,难于饮到陶渊明喝的美酒;登上高楼;惭愧缺少王粲那样的才能。

  美好的时光中,佳节枉被辜负。那过去欢聚的地方,如今已冷落无人了。

评析
  《九日感赋》是清代诗人秋瑾所创作的七言律诗。此诗主要描写了作者秋瑾远嫁他乡,心情苦闷,在佳节插上茱萸给妹妹写诗,并借用王维、陶渊明、王粲等古人的同类诗赋作品,引出作者的重阳情思。此诗围绕“九日”直抒胸臆,思绪哀怨,出语平实,字字如从肺腑中镂出。

注释
  九日:夏历九月九日是赏菊、登高节。
  百结:形容疙瘩很多。郁:阴郁。
  茱初插:刚刚插上茱萸。
  句乍裁:刚刚锤炼好诗句。
  元亮:晋陶渊明字元亮,常对菊饮酒。
  登楼:登高楼赋诗。《毛传》说:“升高能赋”。《韩诗外传》上孔子说:“君子登高必赋。”仲宣:东汉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生于汉灵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死于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建安七子”之一。他出身大官僚家庭,年轻就很有名。因为长安战乱,避难荆州依附刘表,未被重用,后归曹操。王粲在荆州时,登当阳城楼作《登楼赋》,赋中抒写了作者久困他乡,才能不得施展而产生的思乡情绪。仲宣才,即指如王粲一样的才能。
  良时:美好时光。

辑评
  宁波大学叶元章教授《静观流叶》:“插茱与吟诗并见,使诗中的茱萸染上了浓重的感情色彩,已完全人格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