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邦彦 [宋](1056年-1121年)
周邦彦,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已佚,今存《片玉集》。
正文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译文 情人双双共进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洁,像清水那样澄澈;盛橙子的盘子明净,果蔬新鲜。美人端庄高雅,用她的纤纤细手亲自为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对男子的一片温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内,华美的帐幔轻轻低垂,袅袅的炉香让室内弥漫着暖融融的气息,彼此之间的柔情蜜意也似乎融化在这温馨的气息中了。他们相对而坐,男子陶醉在女子的笙曲中。
夜深了,男子起身向与女子告别,女子低声问他:你现在哪里入宿呢?现在已经是三更时分了,外面寒风凛冽、路滑霜寒,很少有人行走,不如就别走了吧。
赏析 关于这首词有一则本事:“道君(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其事确有与否一向有人怀疑(如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王国维辨其必无。无论创作缘起如何,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生活情事的照搬。就这首词而论,词中人物便只是一对秋夜相会的情人罢了。词属双调,意分三层,主要从女方...(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周啸天)
注释 少年游:词牌名。此调始见于晏殊《珠玉词》,因词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以为名。又名「少年游令」「小阑干」「玉腊梅枝」。《乐章集》《张子野词》入「林鐘商」,《清真集》分入「黄钟」「商调」。各家句读亦多出入。此词五十一字,前后阕各两平韵。
并(bīng)刀: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所产之刀,即并州剪,以锋利著名。并,并州。
如水:光洁似水,形容剪刀的锋利。
吴盐:吴地所出产的洁白细盐。
锦幄(wò):锦制的帷幄。亦泛指华美的帐幕。
兽烟:一作「兽香」,兽形香炉中冒出的香烟。
向谁行宿:到哪里去住宿。谁行,一作「谁边」,谁那里。
直是:只是、就是。
辑评 沈际飞《草堂诗馀正集》:冬景大不寂寞,「低声数语,娓娓婉娈,足以移情而夺嗜」。
卓人月《古今词统》引徐士俊评:即事直书,何必益毛添足。
周济《宋四家词选》:此亦本色佳制也。本色至此便足,再过一分,便入山谷恶道矣。
谭献《词辨》:丽极而清,清极而婉,然不可忽过「马滑霜浓」四字。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此调凡四首,乃感旧之作。其下三首皆言别后,以此首最为擅胜。上阕橙香笙语,乃追写相见情事。下阕代纪留宾之言,情深而语俊,宜其别后回思,丁宁片语,为之咏叹长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