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妇女权益”?
栏目
读书平台
作者
陆可光
期数
1999年03期
当新《婚姻法》因是否应处罚第三者并使离婚变得更难引起争论时,苏力先生在一九九九年一月的《读书》上写了一篇很冷静的文章,强调了妇女(主要是中年妇女)把人生的大部分“保险投资”投在家庭,若允许丈夫轻易离婚,是对妇女的不公。
但我以为对妇女权益的破坏其实早在中年丈夫单方面要求离婚之前就发生了——为什么中年时“事业成就如日中天”的总是丈夫而不是妻子,总是男性而不是女性呢?为什么在结婚之初,男性把人生的“保险投资”投向工作、事业等广阔的社会领域,而女性却把人生的“保险投资”投向狭窄、单调甚至可能血本无归的家庭中呢?之所以中年夫妇离婚时造成对妇女权益的侵害,是因为今天的中国,男女在机会的获得上还很不平等。因此,如果法学家们对全社会普遍存在的男女就业、提升、进入领导层机会悬殊予以漠视,不考虑立法保护女性的机会均等,却从限制离婚、惩罚第三者(也是没有平等机会的女性青年)上来“保护妇女权益”,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中国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不仅是对女性的极大不平等,而且造成了女性依赖家庭,回避直面社会人生的惰性和狭隘性。通过法律来强化家庭,实际上是保护了这种惰性和狭隘性,鼓励她们继续依赖家庭(实为依赖男性),懒于通过努力去争取事业成功,从而长远地破坏了妇女的权益。真正关注妇女权益的法学家,理应让法律保护男女机会之平等,进一步开启禁锢妇女大门,激励她们走向更广阔的社会与人生。
“妇女权益”?
希望与责任的对立
光绪之“德”
体系上的一个突破
从派兵伊拉克到迈克尔·乔丹
存人存史
“吾爱孟夫子”
潘、胡译《人类的由来》书后
“权力往往导致腐败”
平野日出雄《日中教育的桥梁——松本龟次郎传》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