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出书的故事
栏目说《读书》
作者潮白
期数1998年01期
  经过了一个多“甲子”的沧桑,费老和王同惠女士共译的法国教士原著《甘肃土人的婚姻》一书终于出版了。我在高兴之余,对此书出版被拖延了十余年的歉疚也随之消逝了。
  一九八三年秋天,我刚回到社会学的队伍里。当时我选定的研究方向正好是少数民族人口问题。有关甘肃八个聚居少数民族的文字资料,只有西北文献馆里六十年代由中央民院考察团所写的简单的考察报告。一九八四年初我为了课题的事到了北京。那时费老是社科院社会学所的所长。所以,费老我是想拜见的。可是,当时所里的人告诉我费老很忙,怕要等些日子。岂知第二天所里就通知我,费老要我下一天就去见他。
  当时费老正对西北的人口迁移和人才支援课题很感兴趣。他一听我从甘肃来就立刻找了我去。问了我许多西北和甘肃的有关情况。临辞别之前,费老就拿出了这本纸张发了黄,半个世纪前的译稿来。我一看书名和王同惠的名字,就知道这是一本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纪念意义的著作。书名中的“土人”,解放后已被正式命名为“土族”了。五十年代我在乌鞘岭下所见的梳着大盘髻,插着六七只银簪的土族妇女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看这本珍贵的手稿,我立刻就建议这本书最好由甘肃出,而且,答应负责联系出版的事。因为,那时我的一本有关老年学的译著,正由甘肃的一家出版社出版,我与他们还有些交往。自信给他们推荐这样一本书出版是毫无问题的。
  回到兰州以后,我就写了一个简要的关于这本手稿出版价值的介绍,借着研究我们译著的机会,交给了主管这方面出版事宜的室主任。他答应研究一下。等我询问这位主任费老的译作时,却被他一口回绝。说是他的出版社以后不出翻译著作,何况这书的原著还是一位传教士!要我去找可以出翻译书的出版社去。那时,甘肃并没有专出翻译书的出版社。而且,这家出版社正出着一种发行量很大的专介绍外国杂文的期刊。这件事真弄得我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之感。颇令我愧对师尊的重托。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一代新人“胜”旧人。我们这些老人早就退休了。那位主任当然也不例外。现在,费老和王同惠女士的这本译著到底是出版了。可见,社会还是在进步的。新人也许比旧人更有眼力。只可惜讲的是甘肃的土族却不在当地的出版社出,而且,延搁了十几年。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