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吸取过去的教训
栏目
说《读书》
作者
张新泉
期数
1994年02期
张中行先生在《读书》第八期(九三年)中从忠君与专制的角度谈知识分子,以为专制之下的知识分子们很可怜,惨不忍想。我不作如是观,而认为那些知识分子做坏事主动得很,原本是想骗别人,结果弄得骗了自己,上了大当,因而并不是愚昧,不值得我们去同情。
说苏武在汉武帝驾崩之后南向大哭,扑地,几令绝,似乎很“忠君”。其实这里中行先生上了大当。如此种种,我以为,倘不是班固这班如“文革”中刀笔吏的人物为了某种需要而笔底生花,便是苏武自己宣扬出来的,多半是说来骗骗人,让新皇帝无可奈何的觉得不好意思。
中行先生举的另一个例子是方孝孺。他认为方孝孺实在太傻,可怜,为建文帝尽了愚忠。我又认为他上了当。方孝孺为建文帝尽忠,被明成祖砍了头,并不可怜。说得不客气一点,他只是为自己的政治利益而拼杀,成则王败则寇。既落为寇,只好认命、被杀头。中国知识分子学问越高越想做官,做大官,弄不到手,只好归隐,清高,骂人。我不信方孝孺会轻轻易易的为着什么一定要忠于建文帝而不为明成祖办事从而杀头。
对于官修的史书,虽然文笔漂亮,我却相信鲁迅先生的话,不可相信,骗人的很多。扯远了,还是说知识分子、士大夫与专制之关系。我以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没有主体性不知自己是谁的社会角色,他们得不到一个固定的社会地位,从而频繁的进行角色转换(幕僚、师爷、官僚……),从中主动寻求出路。作为后世知识分子,不应可怜他们,而应吸取教训。首先要争取自己在经济基础中的位置,减少自己的依赖性,积极地投身于社会改革。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和环境绝不是靠社会赐予可以得来,而要知识分子争到了社会上应有的一席地位后才可得到。知识分子要冷静的观察形势,站稳自己的脚跟,干自己该干、能做的事,尽力去闯、去干。知识、信息是财富已非虚言。等待,期望施舍,走向不适合自己的环境,不适当的转变自己的社会角色,无异于重演从前知识分子的命运。
吸取过去的教训
系统论、控制论可以成为历史研究者的工具
现实的要求
未甘术取任缘差
躲避崇高
文雅一点,科学一点
汉语的自我次殖民地化
理性与激情的双人舞
探索没有终止
画像之镜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