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黑白相间的精灵
作者
郑也夫
期数
1992年04期
有了人类,就有了游戏。游戏同人类一同长大。游戏古老而常新。当晶莹的黑白子从中国走到日本,走到韩国,走到欧罗巴;当黑白相间的足球做到了白人、黑人、黄种人,红颜、白发、中年人,贩夫、学子、政治家时,我们无须为游戏的魅力论证。不错,是因为有着范西屏、秀策名人、吴清源这些才华品德冠绝一时的棋手,黑白子的世界才流光溢彩;是因为有着贝利、克鲁伊夫、马拉多纳这些伟大的体育家,足球才荣耀世间。但是毕竟,是因为小小的黑白子世界中,361个交叉点的接近天文数字的组合,才吞噬掉了百代才人的智慧,而不穷其奥秘。是因为绿茵场一马平川却又层峦叠嶂,才任代代健儿车马流水,而绿茵场魅力永在。弈秋之前就有了围棋,清源之后还将有围棋;贝利之前就有了足球,马拉多纳之后足球仍在旋转。伟哉游戏!那些绝代的棋手球星不过是它肩头玩耍的孩子,是这些伟大的游戏哺育了他们。这些游戏如此伟大原不足奇。围棋已目睹了五千年沧桑,足球触摸过亿万童子的身心。一个穿越过时间长河、闯进了亿万人心灵中的尤物,必是早就获得了灵气,早就成了精,成了精灵。
何谓精灵?笔者既无灵性之天赋得以感受其有,亦乏理性之冷峻能够论证其无。只能以最乏味平庸的学人口吻作这样的分析:我们传说中的精灵的最大的特征,其实正在于它与凡人处在象与不象之间。你看聊斋中的“画皮”,若不象人哪还有故事可说,若全象人哪还有魅力依存。或许还有一点启发的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艺术与游戏的引人之处,正象精灵一样,处在与人的象与不象之间。
四百余年来,米开兰哲罗雕塑的大卫象始终震慑着置身其面前的生灵。究其原因,正在于,一方面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孔武男子,它的身躯、肌肉、挺直的颈部都绝似一位少年体育家。同时它身披着那一神奇的历史传说:大卫王在千军万马前从容自若,一石击倒敌方首领遂使敌方溃不成军。但另一方面,却是与真实的人的不象——雕塑的石头质料殊异于人的血肉之躯。我们相信,雕塑家完全有能力模仿出血肉之躯。但如是,大卫塑象的威严将不复存在,人类的全部艺术将毁灭。艺术家刻意追求的正是象与不象。象,使得大卫雕象、林肯雕象、以至列宁、毛泽东的雕象得以成立。而不象,与血肉殊异的石头、青铜、黑色岩石、大理石,以其不同的“质料因素”所固有的审美特征,为雕象注入了“硬、冷、刚毅、凝重”等风格和韵味。若那塑象的面孔完全如真人皮肤一样,若其衣履如真人服装一样,大卫、林肯、列宁,就不能君临于活着的众生之上。象,使其存在;不象,使其超越。
其实,其他的种种艺术:绘画、戏剧、小说,莫不如是。
其实游戏也是这样。全部绘画、雕塑、戏剧、小说,都是在描绘人与他的世界,尽管是以一种故意变形、变色、变了时空(比如戏剧中的焦聚浓缩)的手法。而全部游戏都是模拟人生,模拟人生中的争斗。象棋的世界,围棋的世界,足球的世界,以至拳击、击剑、摔跤、柔道、举重、田径,一切游戏的世界,莫不如是。
而游戏除了执意去维妙维肖地模拟人生争斗外,还有与人生并不相同的一面。一切游戏所共有的与人生之不同之一,即其平等与公正。一方十六个子或十一个队员,球要轮流发,先走的黑棋临终要归还白方数子,——这一切在人生、历史、社会上都是难于求得的。种族、肤色、等级、阶级、阶层、金钱、特权,一部人类文明史,平等与公平只是今日相对于昨日而言,不平等与不公平则是绝对的。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戏中的角逐比人生中的竞争美好,它给争斗的双方以公平,它是不完美的人生中的一个补偿,一个休憩的场所,沙漠中的一点绿洲。
游戏的魅力在于它处在与人生象与不象之间。不可太象亦不可太不象。不同的游戏以不同的方式体现着象与不象,表现出各自的魅力。棋弈的平等最为极端,因之也与人生过于脱离。因为人生中很少有一边十六个子这样的平等对阵的机会。社会上的机会往往是稀少的,且它何时降临在某人面前往往难于预期。但尽管不平等,每个人的一生中又毕竟都拥有一些机会。成功者便往往是善于捕捉机会的人。牌戏恰恰反映出了人生的这一特征。乍看起来一副牌似乎不公平,但多打几盘,大家都有好机会。甚至统计学告诉我们,打得多了大家的机会接近均等。这样,牌在一个与棋不同的层次上体现出与人生之象与不象,因而具有了独特的魅力。
当今世界上智力体力的全部游戏中,席卷了最多人数的要数那个黑白相间的精灵——足球了,足球融合着粗野与精巧。人类从来就喜欢观赏粗野、激烈、甚至残酷的角逐。从古罗马奴隶武士与雄狮的角斗,到它在南欧留下的影子——西班牙斗牛,再到遍及全球的拳击,可见这一审美情调不绝如缕,只是日益增长的人道主义为它划定了一个不断上涨的下限。人类之所以喜好这种残酷的角逐,怕是因为祖先英雄的血液仍在他血管中流淌,文明毕竟只是进化史上短暂的一瞬。但文明的力量也确实可现。人为的艺术化改造着整个世界,也改造着自身。于是我们有了另一种审美:托马斯全旋、冰上转体三周跳、难度绝顶的高台跳水。这种风格无疑地注入到了当代体育中,成为人类审美的另一弦。这两弦各有其魅力。但只有足球天衣无缝地将粗野、雄强与人工、精巧结合起来。
人类审美上的另外两极是大小与。一方面他喜欢大。抛开付出的代价不论,金字塔、长城都是震慑众生的审美奇观。人类喜欢气魄,喜欢英雄交响乐、《战争与和平》、赤壁之战,喜欢“大江东去”、“黄河入海流”。但另一方面,他又着迷每一个更富个性色彩与情愫的渺小的时空。他喜欢玲珑宝塔,喜欢介子纳须弥,喜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足球在视觉观赏上正长于兼收大小。开阔的绿茵场上两队穿着鲜艳的球员奔跑起来,宛若古战场上的武士,令人想起“醉卧沙场君莫笑”,想起“笳鼓喧喧汉将营”。这气魄非其他体育堪比。而同时,足球小场面上的一刀一枪也是精妙绝伦的。带球过人的潇洒动作,虽未必直捣龙门,但其本身就是美,就是独立的价值,其身段之矫健,假动作之入化,堪与猎豹媲美。门前的单刀赴会更构成了一切体育竞技中最精采的小场面。
人生是漫长的,是持久战。在这之中,一个人既要与他人争斗,又要与命运抗衡。要比意志、比耐心。所以世人说“善始善终”、“行百里者半九十”、“笑到最后的人最高兴”。一句话,人生酷象一场马拉松。但另一方面,关键时刻的决断、冲刺、冒险,又是最为紧要的。因而哲人说“人生和历史一样,关键的时候就那么几步”。在此,足球与人生又是酷肖的。一方面九十分钟那么冗长,另一方面关键的时机那样稀少。时间长、进球难,抬高了“关键一瞬”的价码,为其披上神秘的光环。
未知,永远蕴含着魅力。如果未来象一杯白水一样透明,人们会作何感想呢?恐怕如释重负之后他更会感到的是无聊透顶。好在命运永远不会那么透明。它既酬报人们的辛勤劳作,又嘲弄他们的微小过失,它有时宽容有加,有时苛求无度——它是喜怒无常的。正是前途的未知与内心的焦虑构成了人生的奥秘。现代人为什么一头扎进了惊险片与武侠书中,就是因为他对日常的生活仍感平淡,他要投入到人造的虚假的悬念中,去补偿机械化的现代生活。足球在这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小说家刻意营造的悬念,足球天生具有。在决定胜负的因素中实力与运气参半,使得足球成为世界上制造悬念的最大手笔。一方面大赛的冠军多非平庸之旅,使人们不感觉受到了嘲弄,而另一方面,很多强队的早早火并,很多技艺大师与佳运的无缘,都长久地为人们留下惋惜、遗憾。更有哪一种游戏有如此深长之回味。
黑白相间的足球,是男儿的血性、泪花和亿万次的搏杀铸造了你精灵的身躯。愿你成为引渡人们超越俗尘的一只方舟。
(《中国足球的出路》,郑也夫著,知识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八月版,2.70元)
黑白相间的精灵
诗歌中的蒙太奇
《走向世界》序
教皇 教理书 宗教
政制发展之谜(中)
历史的尺度
不是责备文人的时候
脑想男女事
书籍装帧优秀作品展览观后
生活·知识·想象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