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新成果
栏目品书录
作者晏昌贵
期数1990年12期
  王光镐以一篇《商代无楚》引起史学界的瞩目,最近他又推出一部《楚文化源流新证》,举凡楚文化研究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归结为“十迷”,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楚学体系。
  方法全面是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治上古史尤其是治上古文化史,必须具备多种研究手段,首先是对文献的整理和甄别,自王国维发明“二重史证法”后,利用地下古物与传世文献相印证又成为治上古史者不可缺少的入门工夫。在本书中,作者利用了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和历史地理学的方法,对楚史、楚文化作了一番通盘清理,并把清理的成果勒成上、中、下编,这三编可分别看作是楚国历史文献研究、楚文化考古学研究和楚历史地理研究。
  其次是观点新。其中尤以“楚”族的族名、江汉土著鬲文化和纪南城的分期为突出。在楚史研究中,郭沫若、范文澜、胡厚宣都主张楚族在殷商时期既已存在,根据之一就是在甲骨文中发现了“楚”字。作者通过积年甲骨小辞中有关所谓“楚”字的字形的排比分析,得出共四型楚字,而其中唯有出于陕西歧山周原的“今秋楚子来告”一型的“楚”是楚族之“楚”, 其他诸型之“楚”概与楚族无关,从而得出“商代无楚”的结论。又比如,前此的研究者莫不把存在于江汉地区的一种高档鬲作为楚文化的典型器物,并且称之为“楚式鬲”。作者通过对这种“楚式鬲”的始源地、分布地区和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