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史蒂薇·史密斯的三部曲
栏目
海外书讯
作者
冯亦代
期数
1983年10期
英国女作家史蒂薇·史密斯的三部曲《草稿纸上的小说》(Novel onYellow Paper,1936),《国疆之外》(Over the Frontier,1938)和《假日》(The Holiday,1949)最近由纽约顶峰书店以纸面本重行出版。《草稿纸上的小说》写老姑娘的遭遇,《国疆之外》则写女兵的轶事,《假日》是散文、日记和诗的合集。美国女作家J.C.奥茨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撰文介绍,对史蒂薇极为推崇。
这位女作家原名弗劳伦斯·玛格丽特·史密斯(Florence MargaretSmith),为人心直口快,对周遭事物随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语言辛辣,为众多友人所喜爱。他们便把当年风靡一时的赛马骑师史蒂甫·唐纳赫之名冠于她的大名之上,于是人人称她为“史蒂薇·史密斯”。
《草稿纸上的小说》和作者的女才子癖性甚为相似,一般书评家每每把它视为是史蒂薇的自传性三部曲之一,而把《国疆之外》和《假日》视为是《草稿纸上的小说》的续作。原因是贯穿于三部书的女主角都是一位名叫庞贝·卡丝密勒斯的老姑娘,她的独特生活和锋利无比的语言;特别是《草稿纸上的小说》,读来有时令人捧腹,有时又啼笑皆非。作者通过女主角之口,首先指明这是一曲《无聊生涯的狂歌》,字里行间讽刺了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文坛的奄奄一息,毁灭了多少有才华有创见的青年作者。即以史蒂薇本人来说,她的诗作在国内外都拥有大量的读者,但1935年她预备出版诗集时,却受到出版商的冷遇,他们劝告她不如把诗稿的内容和语言改写成小说,字数不超过六万,也许比出版诗集更多销路。她在无可奈何的处境下,只能以《草稿纸上的小说》为书名,编了个英国文艺界死气沉沉的故事。此书出版后,在国外轰动一时,并在美国和加拿大摄成电影。
评论家认为史蒂薇此书,深受美国讽刺女作家陶乐赛·派克的影响,在语言韵律方面又具有淇屈罗·斯坦因的风格,因为读起来非常顺口,易于记忆,而又隽永难忘。此书出版后,还发生了一件趣事,当时诗人罗勃特·尼古拉斯误以为这部小说出自名家弗及尼亚·伍尔芙之手,立即致书祝贺伍尔芙,全信长达六页,盛赞此书的内容和文笔修辞超过伍尔芙的其他名作。
《草稿纸上的小说》述一位爱好文艺的三十多岁的女秘书庞贝,她和她的姨母合居于伦敦郊区,交游甚广,其中不乏追求她的男人,但她自视颇高,总物色不到理想的对象。平日无所不谈,特别对古今名作家如拉辛、哥德及D.H.劳伦斯等,都有独具慧眼的评论。她还好对时事政局发表议论,用通俗流行的口头禅来对比英国国教与纳粹主义等等。至于写两性问题的笔法,尤其使人读来发噱。如小说中有一段说:“那位结了婚的女士自认终身大事已定,从此对一些可怜的尚未找到为对象沐浴打扮机会的女友们只能口下留情,对她们做出种种温柔的同情;尽管这些老姑娘难免次人一等和飘落无着。对某一位无主的女人,背着次人一等的精神重负,怀抱中空无一人,更谈不到一儿半女的后半生……更应小心从事,决不能任意流露出半句使人处境难堪的言语。”在百般嘲弄之下,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老处女的心情公诸于世。但对于当时年已三十四岁还未作嫁的史蒂薇,则因为她独倡一格的诗作而获得盛誉,当然不会有次人一等的忐忑心情了。
如果读者想从这三部曲中找到作者身世的线索,终必失望,因为书中除了作者的激情之外别无其他可以表述这位作家的生平事实。在接近六万字的尾声时,史蒂薇通过女主角庞贝之口大谈她母亲弥留时的惨景,从而对人生和死亡写出了一段哲理性的文字,接着又抒述了自己对死之渴望和富于诗情的人生终结。读来似有超出《草稿纸上的小说》的原意,而进入她所熟谙的诗的境界。
第二部小说《国疆之外》继续叙述庞贝女士对人世和时事的观察,故事的发展进入到惊险间谍战的范围(也许是一场恶梦的回忆),以及战争的涡流,穿上军服当女兵的经历。这一故事对史蒂薇作品的崇拜者来说,还是值得一读的,但对于后来的读者而言,则不免有些茫然难以理解之叹。在此书出版若干年后,作者自己也对这一作品不满,她在一九四五年给友人的书信中写道:“这部小说写得太差,我自己读后也感到脸红。”
第三部《假日》是战时作品,一直拖到一九四九年才出版。作者自认在她的三部曲中,这一本是得意之作。可是从战后已过四十年的年青读者看来,其内容有些想入非非和过分怪诞,不易一气读完。实际上这是作者的一本战时日记和遐想,把她对当时国际风云的剖析,针锋相对地记录下来,因此故事性不强,而且章节散漫,段落跳跃,难于捉摸。书中多处夹杂时事讽刺诗,眼前读来,反而有损于她早期的富于诗意的境界和笔调。
从许多评论家看来,史蒂薇的诗作高于一切,其成就远非她写得相当成功的小说所能及。她的诗篇充满巾帼英雄的气概,轻松而又入木三分,讽刺而又饶有韵味,构思与修辞都极紧凑简洁。她善于把一些漫不经心的诗句和自然韵律施展在严肃的政治题材上,运用自如而得恰当妥贴的效果,因此很少被人模拟。
三部曲在美国出版后,受到美国文学界的重视,女作家吉妮·华茨(Jane Watts)为《草稿纸上的小说》撰前言,评价颇高。小说家曼丽·戈登(Many Gordon)还写了一篇颂扬备至的序言。史蒂薇·史密斯生于一九○二年,死于一九七一年,为英国少有的卓越女作家之一。
(Stevie Smith:Novel on Yel-low Paper,288pp;Over the Fron-tier,288pp; The Holiday,192pp;1982,Pinnacle Books,New York.)
史蒂薇·史密斯的三部曲
从“民心”到“人民程度”
“无主土地”:一个法律神话
谦和的学人
文讯
文化多样性裕固族文化研究
作品本体的崇拜
费兰《来自词语的世界》
不能忘记
想当初,胡乔木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