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谦和的学人
栏目品书录
作者何满子
期数1982年10期
  读《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仿佛面对一位谦和的学人
  现代有不少优秀的学者,起步于现代文学创作,后转入古典研究,所得业绩,反而超过了创作。如闻一多、陈梦家。朱自清亦然。二十年代,他是文学研究会成员,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都是名噪一时之作。但是从对读者的影响以及对文学事业的贡献看,却不如《经典常谈》、《诗言志辨》以及他数十万言对于古典文学的论文那样益人之广和入人之深。这些论文和他所笺释的三册先秦至北宋的诗歌选集,现已被汇编成《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问世。
   朱自清的古典论文,一方面反映了他的学养和经历,一方面又反映了他的治学态度。他涵泳我国古代文化学术,基础丰厚扎实;他接受新思潮,并留学国外,拥有西方文学的广博知识,这些虽在他那一辈的学人中并非罕见,可象他那样能将中外古今之学融贯运化,不露拼凑杂糅之迹的,却不可多得。他的古典文学的论著,既是充分民族化的,又是充分现代化的。他并不引述西方的材料来论证,行文中几乎从来不曾出现过外国文字,他将西方现代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知识溶化在自己的见解里,表述时不露其痕迹,更无附会凑泊之弊。这点看似平常,做却十分困难。这就要如平常人们所说,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行。
  另一个值得珍视的特点是:他研治古典,却不沉湎在古书里,更不膜拜在古人脚下。对待传统文化,面向着前方还是背向着前方是根本不同的两种态度。朱自清是从现代人、现代文学的需要去研究和评价传统文化的。这就和新老“国粹派”大不相同。他的这一正确态度,在《古文学的欣赏》中有很好的表述。
  他的经历决定着论著内容。他欧游归来,从二十七岁起,就执教于清华大学,在讲坛生涯中结束了生命。他所执的业导致他的著作都是为了津梁后学,带有指导青年的性质。《专集》中所收的《古诗歌笺释三种》、《十四家诗钞》、《宋五家诗钞》等,都是教学时的讲义和供学生参考用的选本,其他的论著,如《经典常谈》、《古文学的欣赏》、《语文学常谈》、《论诗学门径》、《<唐诗三百首>指导大概》、《柳宗元<封建论>指导大概》等等,都是为向后学传道解惑而作。他的论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形成了他文风的特点。为唤起青年读者的阅读兴趣,不仅以优美的文笔吸引人,还在阐析艰深的古代文化中缘饰以形象性和趣味性的内容。
  朱自清的治学态度,既谨严而又不拘泥,尚平实而又不陷于枯窘,重赅博而又不炫奇立异。这种治学态度充分地反映在他的文风之中。他论述古代文化,言必有据,不逞臆断,却又能赋予旧说以新意。例如《诗言志辨》里,他综列了有关古书中对“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等命题的资料,条分缕析,将前人的有关记载加以系统化,理清了这些概念的源流派系,给读者以完整的文学史的概念;所用都是人们所习见的旧材料,既无臆想和牵强附会的推测,却在爬梳葺理之中,作出了合理的论断,使旧材料发出了清颖的光彩。他对文学现象进行史的分析,有时还结合对社会生活的实际体察,提出意识领域中的社会关系的本质性的新见解。《论雅俗共赏》一文,深刻地剖析了上层社会的“雅”和下层社会的“俗”之间相互调和又相互排斥的史的辩证关系,一针见血地指出“‘雅俗共赏’是以雅为主的,从宋人的‘以俗为雅’以及常语的‘俗不伤雅’,可以见出这种宾主之分”。提出了“‘雅俗共赏’虽然是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雅化越深,‘共赏’的人越少,越浅也就越多。所谓多少,主要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农家子弟”这样一些鞭辟入里的见解。文章论析历史的文学现象,内容非常平实,但因文质相生,彬彬然从平实中显出不凡。此外如谈文人风习的《论书生的酸气》、谈自然和艺术的传统态度的《论逼真与如画》等精采的论文中,也都寓新颖独到的见解于平实的析理之中。
  朱自清渊博而不炫学,且又谦冲而不矜伐。他的文章里绝不侈陈珍本秘籍,所用以论证的都是常见书。行文也秀丽而不华靡,更没有哗众的惊人之笔。在与人辩难时,说理而不使气,不仅对同时代人如此,对古人的议论乖谬之处,也从不采取诋諆轻薄的口吻。这种平和谦恬的文风,和他的为人完全一致。但这也绝不是说他是一个没有性格的和事佬。相反,他却是一个很富感情,处事极有原则的人。众所周知的他拒绝在接受“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字一事,足以表明他是非的分明和爱憎的强烈,他是一个蓄有民族文化和气节的爱国学者。
  (《朱自清古典文学专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专集》共分四集,均已出版,计:《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2.95元〕、《古诗歌笺释三种》〔0.98元〕、《十四家诗钞》〔0.70元〕、《宋五家诗钞》〔0.96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