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查
查
随便看看
标题
《艾莱蒂斯诗选》
栏目
海外书讯
作者
柯大诩
期数
1983年01期
希腊是一个诗歌之国,现在仍然是如此。据说每天平均有两部诗集出版,而且这些书均有销路。在民间,口耳相传的长诗仍在流行。这样的群众基础便使希腊出了两个诺贝尔奖获奖诗人:一九六三年诺贝尔文学奖金为塞弗利斯(Giorgos Seferis)所得,而一九七九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为艾莱蒂斯(Elytis)。
为了介绍这位西方读书界也不熟悉的诗人,企鹅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其作品的选译本,此书同时由美国维京出版社出版。集中共收长短诗约六十首,通过这些英译我们可以对这位诗人的甚至希腊的诗歌尝鼎一脔。这要算是最易得的本子了,以前只有去寻觅美国各大学的出版物,或在一九七一年的《企鹅本希腊诗歌》(此书也绝版不易得)中查得数首而已。
艾莱蒂斯生于一九一一年,真名是Odysseus Alepoudhelis,艾莱蒂斯乃是笔名,取义于“希腊”“希望”“自由”几个字(塞弗利斯也是笔名)。这位爱国的诗人,曾在二次大战中与意大利侵略军亲自作过战,他的诗充满了希腊的阳光、大海与天空的光辉,那么明朗、欢乐地肯定着人生。很难相信,他的诗歌技巧是由法国超现实派来的,因为超现实派的晦涩、苦闷,他一点也没有。在他最早的诗歌《爱琴海》中就咏唱:
我爱
群岛的网络
鹢首的白沫
海鸥的梦想
独立在桅巅的水手
哼一支歌
这些诗读来颇似聂鲁达,但他有一个独特的因素,那就是希腊东正教的礼仪与习惯,在希腊人民生活中影响是极大的。他的代表作Axion Esti,作于一九五九年,就是利用宗教仪式歌唱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希望,这已有部分汉译。总之,他、塞弗利斯、还有这一代的许多新诗人,都面临一个问题:如何把希腊诗歌从古希腊的经典作品影响下摆脱出来,特别是,西方一般读者还只知道古希腊的作品。这种情况与我们很类似,西方对于中国其趣味往往仍停留在旧诗中那样一个宁静、超离尘俗的世界,而我们的新诗人为了打破这种局面,事实上也从西方的诗歌吸收了技巧。希腊和中国情形很相似,甚至在语文方面也有“文言”“白话”两种。希腊诗人走过的道路很值得我们借鉴,特别在他们吸取最新的技巧而又不受坏的影响这一方面。
这本不算厚的书选的诗比较全面,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一九四○至一九四五年,除早期超现实派影响的作品外尚收有一九四五年悼一位二次大战反法西斯战斗中阵亡的一位队长之作。第二个时期一九五九至一九六○年,除名作Axion Esti外尚收有其他诗作,其中《解剖》一首还看出受十七世纪玄学派诗人的影响。这两部份的翻译者开利和薛拉是美国和英国的教授。第三个时期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九年,由别人所译,看出作者近年来尝试着一些新的形式,对此一般更少有介绍。总的说来,艾莱蒂斯是一个开放型的、多产的作家,无内倾性格诗人的艰涩感,虽说技巧是现代派的,其形式的多样化与内容之丰富是近代诗人中不多见的。这样的诗歌似应多介绍一些到我国来。遗憾的是英语与希腊语究竟缘分太远,也许俄译能更忠实于原来的形式吧!(Odysseus Elytis,Selected Poems,translated by Edmund Keeley,Ph-ilip Sherrard, Penguin,1981,114p.)
《艾莱蒂斯诗选》
中国是充满希望的
文艺丛刊《新苑》出版
《天涯》杂志二○○三年第五期要目
以“我”之舌言情
关于知识分子的断想
冈察尔《你的霞光》
“娶妻须娶……,嫁夫当嫁……”
白说了也要说
农地制度安排与交易成本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