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画家介绍丛书》
栏目品书录
作者江柘舟
期数1983年01期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家介绍丛书》是一套二十开本的小画册。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对西欧艺术家及其作品介绍甚少。不必说半个世纪前鲁迅先生等有识之士向中国美术界译介的书刊多么稀如珍宝了;就是解放后,也由于偏重古典主义和俄国巡回画派的介绍,使巴比松画派以后的西欧诸流派遭到冷遇。诚然,古典主义大师们有过历史贡献;巡回画派用当时较先进的思想和纯熟的写实技巧,在十九世纪艺术史上达到了批判现实主义的高峰。但是由于教条主义的影响,有一段时期内,我们仿佛走进了这两座高峰间的峡谷,看不到山外还有山。西欧诸流派也有许多艺术成就。例如十九世纪后期出现的印象主义画派,就是一些在艺术技巧上颇有才华又勇于革新的画家。他们向僵化了的学院主义猛烈冲击,与禁锢在圣经和神话故事圈子里乏味的创作针锋相对,并吸收了当时光学研究的新成果,努力追求外光与色彩的丰富变化,画了不少色彩生动、形式多样的名作。他们当中的有些画家,也画过一些表现人民生活的有现实意义的优秀作品,如德加笔下塑造的真实动人的舞女。当然,由于他们创作思想上总的趋向是反对综合概括和表现思想内容,带来了很大的局限性。不论怎样,印象主义及其后的许多画家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一定地位,对今后我们的艺术也有许多启发和借鉴作用。这套丛书弥补了这个缺陷,莫奈、雷诺阿、惠斯勒、德加、格里高莱斯库……许多各派艺术大师都将与读者见面。编著者还十分注意突出画家的特征。比如,竭尽全力来调解内部分歧,始终如一地参加和组织印象主义绘画运动的,生于丹麦的卡米尔·毕沙罗在绘画成就上虽远不如莫奈等人,但他以长者的风度和无私的襟怀,促成了许多年轻画家的成熟(他比莫奈大十岁,比雷诺阿大十一岁),就使这位被莫奈称为“谦虚而伟大的人”在印象主义运动和世界绘画史上,占有特殊的席位。
  艺术是需要百花争妍的。虽然有的印象主义大师曾过激地说过,象征着古典主义美术遗产的“卢佛尔宫”应付之一炬;但从许多印象主义画家的成长道路来看,他们却从卢佛尔宫吸取过丰富的营养。卢佛尔宫大概也忘记了这句话的“私仇”,仍然是印象主义作品最丰富的收藏者之一。这不是很有趣的一件事吗?
  当然,这套丛书也还存在着某些问题。例如有的画家的评价,许多年来都是众说纷纭的,丛书作者在简短的文章中,无法象长篇专著那样详细评说。又如,丛书中的个别译名未能统一。还有部分作品印刷的色调较差,有的甚至保留着从别的画册上翻拍下来的折痕。这都是希望再出新书时能予改进的事。
  (《画家介绍丛书》,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莫奈》,朱伯雄撰写,一九八一年四月第一版,1.20元;《安格尔》,马凤林编著,一九八一年七月第一版,0.90元;《雷诺阿》,安念念、陈陶玉编译,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1.40元;《德加》,马凤林编著,一九八一年七月第一版,0.95元;《毕沙罗》,马凤林编著,一九八一年十二月第一版,0.95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