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另外的思想
栏目诗画话
作者陈四益
期数2005年08期
  从思想史的材料看,大凡一种思想独尊的时候,就要排斥其他的思想,许多很有价值的思想就为这独尊与排斥湮没了。有的留下了一点痕迹,有的恐怕连痕迹都没有留下。
  比如,在儒家的经典里,奢侈总是恶行,节俭总是美德。从《左传》“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到李义山“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各种戒奢的格言古语,都是反复引用以为准则的。但是,还有另一种思想,以为奢侈未必就是恶德,得其反,倒是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因为富有阶层的奢侈造成了许多就业的机会。这一思想从先秦到两宋以至后世,曾几度活跃,但终于敌不过“独尊”的儒术,仍旧归于湮灭,人们记得的还只是那几句儒学的教条。倒是外国人包括外国的华人,更早注意到这些在本土不被重视的思想。
  我一直以为,中国思想的精华,未必尽在几部儒家的经典,倒是那些因“独尊”而被当作异端加以扼杀的思想中,有许多值得发掘的精华。如果就治国之道而言,原不必“独尊”,今天也不必夸张地鼓动“祭孔”与“读经”。
诗曰:未必因奢天下贫,
  无奢哪有百行新?
  初闻此语惊狂诞,
  细辨思维实超伦。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