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三多居琐记
栏目杂谈随想
作者周翼南
出处随笔
期数总第 188 期(1996.6)
  对于诽谤的箭,勿用愤怒的盾来挡,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做到却很难。
  在动物领域内,不可能见到猫哺育鼠。但在人类社会,这种图景屡见不鲜。
  李鸿章说:“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若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
  真乃做官后悟道之言。
  有时觉得仍活在阿Q时代,只是“假洋鬼子”成了拿着买来的外国护照赚中国人钱的原中国人。
  现在喜欢“炒”,被“炒”的人也沾沾自喜,但常常忘了长久呆在锅里并不是件好事。
  拿破仑很关心学者,把学者同珍贵的辎重并列,他在行军时下令:“让驴子和学者走在中间!”我们曾曰:“老九不能走!”
  宴席上一人曰:“我发现我们吃的是动物的尸体!”众人停箸默然。可见真话不仅逆耳,而且败胃口。
  美国人登上了月球,中国人欣赏“吴刚捧出桂花酒”。外国重视现实,我们有革命的浪漫主义。
  有人研讨中国文人为何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又出了本呼唤“大家”的杂志。不知是否都明白:小花钵里只能培植怕干怕湿的文竹,是不可能长出参天大树的。
  有的畅销书犹如不景气公司发行的股票,等你花了钱又耗了时间,才发现自己被“套”了。
  别盲目购买源源不绝的新书。不妨拿出那些曾感动过你的旧书来,再读后必有所得。经过风雨的老友总比打扮入时的新朋可靠。
  每逢开会选举,宣布被选者名单,立即“鼓掌通过”,便有一种“逼良为娼”感。虽然我没有鼓掌。
  中国不存在“人权问题”,只存在“用权问题”。
  避免富翁侵扰的办法只有一个——向他借钱。
  科技愈发达,则家庭的涵义就愈不确定:有时如避风港,有时如地震源。
  有人把自己的家装修得像一座豪华宾馆,结果发现自己成了一位手足失措的客人。
  对于某些女士,结婚证书犹如一纸卖身契,她偏偏还要用金链子把自己全身上下给锁起来。
  住海南旅店,晚上得一陌生小姐电话,甜蜜地问:“先生需要服务吗?”
  地摊或书店中的某些书,亦具此性质,只不过不能发声罢了。
  有人总盯着尚不明确的明天而忘了昨天。其实昨天更值得重视,因为它不仅是可见的存在,还孕育着尚未到来的明天。
  每当看到德高望重者赞扬品德恶劣者,就像看到走钢丝的杂技演员从高空掉下来。
  用文字制作的假货这么多,好像只有讣告是真的。
  米兰·昆德拉说:人们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信奉上帝的中国人不多。
  那么,中国人一思索,谁在发笑?
  不要以为恶人总会上被告席并受到惩处,如果他对某些人有用,你的判断就有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