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浩然 [唐](689年-740年)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正文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注释 流人:谓远滴南荒者。
越乡:离乡。客:全唐诗校:“一作里。”
落:全唐诗校:“一作宕。”苍梧:唐梧州有苍梧县,属岭南道。在今广西梧州市。
驿使:驿站传递文书者。乘云:借黄鹤楼故事,言骚使传书之速。《南齐书·州郡志》:“郢州,镇夏口,旧要害也·一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
溜:小水。
袂:衣袖。把:握,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