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无名氏 [元](?年-?年)
元朝佚名作者的统称。
正文 转寻思转恨负心贼,虚意虚名歹见识。只被他沙糖口啜赚了鸳鸯会,到人前讲是非。咒的你不满三十,再休想我过从的意。我今日懊悔迟,先输了花朵船身己。
娘心里烦恼恁儿知,伏不是床前忙跪膝。是昨宵饮得十分醉,一时错悔是迟,由奶奶法外凌迟。打时节留些游气,骂时节存些面皮,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
赏析 这两支曲子选自《梨园乐府》,演唱时当似一女一男对唱对答。表现的是女子对负心男子的谴责和悔恨,以及男子向女子油腔滑调的认错和求饶。
前曲八句四韵,分写女子的怨恨、谴责、诅咒和懊悔。感情遭到玩弄,志诚换来负心,使她一腔幽恨喷薄而出,无法遏止。首句两个“转”字重复,极写出她那思绪辗转萦绕,幽恨九屈回肠的沉重心态,描写生动传神,语势力重千钧,终于从牙缝中迸发出“负心贼”三字咒语。“虚意虚名”,表明男方往日...(上海辞书出版社 - 元曲鉴赏辞典(新一版) - 熊,笃)
注释 啜(chuai)赚:哄骗。
恁儿:即您儿,是曲中主人公的自称。
伏不是:承认自己的不是。
凌迟:古代的极刑。《宋史·刑法志》:“凌迟者先断其支体,乃抉其吭,当时之极法也。”这里借指任由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