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道德经(第一章) [文]

作者老子 [周](?年-?年)
春秋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籍贯等信息尚有争议(籍贯苦县厉乡曲仁里,一说即今河南省鹿邑县,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因与李唐皇室同姓而被追封为圣祖太上玄元皇帝。其故里苦县亦因之先后更名为真源县、卫真县、鹿邑县。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真伪亦尚存争议),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正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译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可以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还是唯心的?这是早已存在的一个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兴趣。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而且他是第一个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什么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这样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表明,韩非子是从唯物的方面来理解老子的「道」的。在《史记》中,司马迁把老子与韩非子列入同传(还附有庄子、申不害),即认为韩、庄、申「皆原于道德之意,而老子深远矣。」汉代的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同样认为老子的「道」的思想是唯物论的。但是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时代,情形有了变化。一些学者体会老子哲学所谓「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妙义,肯定宇宙的本体只有一个「无」,号称玄学。随后佛学传入中国并渐渐兴盛起来,玄与佛合流,因而对「道」的解释,便倒向唯心论方面。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同样吸取了佛学与玄学思想,对老子的「道」,仍旧作了唯心主义解释。总之,「道」是唯物还是唯心论,学者们一直有根本不同的看法。

注释
  道:第一个「道」是名词,指的是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恒:一般的,普通的。
  名:第一个「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无名:指无形。
  有名:指有形。
  母:母体,根源。
  恒:经常。
  眇:通「妙」,微妙的意思。
  徼(jiào):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谓:称谓。此为「指称」。
  玄:深黑色,玄妙深远的含义。
  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