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踏莎行 [词]

作者晏殊 [宋](991年-1055年)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南昌进贤)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正文
  细草愁烟,幽花怯露,凭栏总是销魂处。日高深院静无人,时时海燕双飞去。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

译文
  纤细的小草在风中飘动好像一缕缕轻烟惹人发愁,独自开放的花朵害怕露珠的打扰,倚在栏杆上总会想起一些让人难忘的往事。太阳高高的照在院子里,院子却静静地没有一个人居住,只看到时不时的有一些海燕双双飞来飞去。轻轻缓一下罗衣上的锦带,香气还残留在用蕙点燃的火炷上,那条路是不是跟天一样的长。垂下的杨柳只能够惹得住春风眷顾罢了,什么时候才能留得下一些行人在这里稍停片刻呢!

赏析
  晏殊的词一般都写得凄婉而且温润,不为激言烈响的劲切之辞,而却极其富于深微幽隐的感发之作用,这首《踏莎行》词,便是颇能表现出此种特色的一首好词。

  开端“细草愁烟,幽花怯露”,表面上看来只是景物的叙写:小草上的烟霭迷蒙,花蕊上的露珠泫照,所写都是外在的景象,而内含的却是极锐敏的感受。他所用的“愁”字和“怯”字,表现了晏殊极细腻的情思,且与细密的对偶形式完美地结合为一体。你看,春天里,那细草在烟霭之中仿...(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宋词鉴赏辞典(新一版) - 叶嘉莹)

评析
  《踏莎行·细草愁烟》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作。词的上片写的是室外之景,下片写的是室内之景,全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思念和慨叹,充满了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此词以凄婉温润的笔调、抒发伤春情怀的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年华流逝的深切慨叹和惋惜,深微幽隐。

注释
  怯:来描写花晨露中的感受。
  缓:缓带,古代一种衣服。
  蕙:香草。
  炷:燃烧。
  解:古同“懈”,松弛,懈怠。

辑评
  李调元说:“晏殊《踏莎行·细草愁烟》极流丽,而以翻用成语见长。如垂杨只解惹春风,何曾系得行人住?又东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等句是也。反复用之,各尽其致。”这段话,恰切地点出了此词的艺术特色所在,全词通过写景抒写离愁、思念和慨叹,充满了凄凉悲伤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