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中国历代古文诗词曲赋精选
一万余条中国古文诗词曲赋精选,包含作者信息、原文、评析、注释、译文、赏析、辑评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望月怀远 [诗]

作者张九龄 [唐](678年-740年)
张九龄,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正文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译文
  海上面升起了一轮明月,你我天各一方共赏月亮。

  有情人怨恨漫漫的长夜,彻夜不眠将你苦苦思念。

  灭烛灯月光满屋令人爱,披衣起露水沾挂湿衣衫。

  不能手捧美丽银光赠你,不如快入梦与你共欢聚。

赏析
  这是一首月夜怀念远人的诗。起句“海上生明月”意境雄浑阔大,是千古佳句。它和南朝宋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登池上楼》)、“明月照积雪”(《岁暮》),南朝齐谢朓的“大江流日夜”(《暂使下都夜发新林》)以及作者自己的“孤鸿海上来”等名句一样,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脱口而出,却自然具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这一句完全是景,点明题中的“望月”。第二句“天涯共此时”,即由景入...(上海辞书出版社 - 唐诗鉴赏辞典(新一版) - 沈熙乾)

评析
  此诗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开头紧扣题目,首句写「望月」,次句写「怀远」;接着直抒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五、六句承接三、四句,具体描绘了彻夜难眠的情境;结尾两句进一步抒写了对远方亲人的一片深情。全诗语言自然浑成而不露痕迹,情意缠绵而不见感伤,意境幽静秀丽,构思巧妙,情景交融,细腻入微,感人至深。

注释
  怀远:怀念远方的亲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句: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使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亲友,此时此刻也该是望着同一轮明月。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情人:多情的人,指作者自己;一说指亲人。
  怨遥夜:因离别而幽怨失眠,以至抱怨夜长。遥夜,长夜。
  竟夕:终夜,通宵,即一整夜。《后汉书·第五伦传》:「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怜光满:爱惜满屋的月光。滋,湿润。
  怜:爱。
  盈手:双手捧满之意。盈:满(指那种满荡荡的充盈的状态)。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二句:月华虽好但是不能相赠,不如回入梦乡觅取佳期。陆机《拟明月何皎皎》:「照之有馀辉,揽之不盈手。」

辑评
  郭云《增订评注唐诗正声》:清浑不著,又不佻薄,较杜审言《望月》更有馀味。

  《唐诗镜》:起结圆满,五、六语有姿态,八为踯躅彷徨。

  钟云《唐诗归》:虚者难于厚,此及上作(按指《初发曲江溪中》)得之,浑是一片元气,莫作清松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通篇全以骨力胜,即「灭烛」、「光满」四字,正尽月之神。用一「怜」字,便含下结意,可思不可言。

  《唐诗成法》:「共」字逗起情人,「怨」字逗起相思。五、六亦是人月合写,而「怜」、「觉」「滋」、「满」大有痕迹。七、八仍是说月,说相思,不能超脱,不过挨次说出而已,较射洪、必简去天渊矣。

  《唐诗笺注》:首二句领得妙。「情人」一联,先就远人怀念言之,少陵「今夜鄜州月」诗同此笔墨。

  陈德公《闻鹤轩唐诗读本》:五、六生悽,极是作意。结意尤为婉曲。三、四一意递下,又复紧承起二情绪。落句更与三、四相映。

  《五七言今体诗钞》:是五律中《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