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清松禅老人尺牍(上册) 册
分类
法书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草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第一则)昨拟件。邸不欲。云且缓且缓。照会稿已递。谕再写一分乞约。康民遣之。仍须在尊斋钞折也。仪公覆庆邸信。录呈今日晚刻名赴彼馆候示及。名顿首十七顾。(第二则)告以我国正与海使议结教案。并胶澳退兵之事。倘该国允结案。而不允退兵。再烦俄廷帮助。力劝集结。以友谊而论。俄国固不能漠视。以大局而论。俄尤不容其久踞。昨少□再□再电报。兵如部败。亦该使颇以无水师提督来胶为抗拒。若无咽口气□。然此事将不得了。十一月十七日申正。李相晤巴使后致庆邸函。(第三则)荫信已由总办呈阅。弟于午前奉谒面谈。有今日召。对时语也。芋酋皿先生。弟名顿首廿八日。(第四则)尊珍烛照。仆亦微解其意。握定两国自了。乃吾两人骊珠。若全局离合迎歫之故。则非所逆料矣。今日拘窦。必有一巢可从此窥见西方形状耳。昨庆阅玉音。亦以深盼回复为亟。余无所可否。顷方诣农曹未正。或可晤语不一一。名顿首。二十日已。(第五则)昨商呼利借款。尊意欲置高阁。甚服。见事之透。然愚意发两电。问罗庆客竟有无押款。则图穷匕首见矣。覆此迫促。不能喜。所(点去)万一之想。名又启。廿日。张大人勋启。(第七则)昨冒风寒。喉间忽红肿。噤不能言。延满林二医诊视。据称宜避风静养。拟告假二日。今午后海使会晤。竟不克赴约。祈偏劳为荷。明日各使拜年。亦难奉陪。乞道歉忱。昨覆吴克托电并详告。仍贺以俄英借款大略。署电只略举大意可矣。前稿僭易数语可否。酌定饬发。各借一万之说。应俟许电复及窦使。初九晤后再定。罗电似亦可少缓。初九如少愈。必当力疾至署预议也。敬颂叔丈中堂。樵野仁弟。均祺。鸿章顿首。正月人日午。附电三件。(第八则)致俄王爵吴克托电。正月初六日。借款初本托罗启太。未允。故与英银行商议。无如要挟多端。英政府乃愿以轻利保借。亦系好意。若遽回绝。立即失和。然贵国户部及尊处出力帮助中国。尤甚感谢。今势处两难。拟设法调停。俄英各借一半各五千万。不但中俄邦交永固。即英国体面友谊无伤。已派许景澄赴彼得堡商办。务求贵爵向户部委婉代陈。俯如所允为幸。至贵爵难遽东来。实深盻惜。容缓图之。(第九则)致许钦差电。仝日。密俄款照前办法索利益。一东三省造路兴利。不准用他国人。一设支路在黄海。所择海口建码头停俄船。银行立合同。政府立专条限期。初七英廷保借肆厘无扣。还息五十年不归本。比较稍省。闻俄阻势将失和。而俄逼愈紧。今为调停。计拟各借一半五千万。以全两国体面交情。烦公速往商办。姑藉铁路为名鸿鱼。(第十则)东海有疏。颇具危言。今日勑臣等适馆以觇之。午间到署面商。同行仁九。芋酋皿先生。弟名别具。廿一日辰初。张大人钧启。(第十一则)前送书画。所留六件据售者云。实价无可减。若九百犹可。再少则不成矣。弟偶留一件。亦无从磋磨天下事。大抵如斯。摄篆更剧。伏想贤劳。闻南宫一带有齐团。不准建教堂之说。势甚汹汹。可否电询直督。母致激成大衅。芋酋皿先生。弟名顿首。初六日已初。顷又闻前数日南宫有民团数万。与教民数千开仗。伤一人是否洋人。未可知。(第十二则)见顾知必有面商事。惜众中坐对止默默耳。照事定当止之。五角六张不能悉数也。拟屈镇束通两处之邮。尊意何如。此事应日日往候。劳辱皆所不辞。然道旁睽之。恐皆疑隙。津门荫昌在彼国久。亦可用也。芋酋皿阁下。长瓶顿首。十二。(第十三则)所事与首座谈并□膝。陈说似已豁然。以此更服公之明决。弟统观大局。仪公果能得之。朔方抑朔使。有无别项议论。皆不可知。设有责云。仪必委过于人矣。睡起辄乱道数语。乞公一阅。手教一一遵办。不次誊图并呈。名顿首。初三日已。(第十四则)煤熏不能久坐。明日台端入内务。将照会稿及初次铅笔。所画六条。携入为要。云次问答亦□由弟携入。名顿首。初四日示。(第十五则)麦加利告公。无回信赫云。拟再访问。何其辽缓。应否由署电罗庆一闻。(第十六则)今日之事。英俄相争。(之势圈去)为重。六条中开铁路一条。英必阻挠。然其弊不过。英商附服。及滇省开路而止。度未必更有占口岸之事也。六条之外。商埠一节。俄外部既称不愿。则亦必阻挠。即澳内屯船。俄实阴行而显必不允。不允则旅大之船不退。而我失一口岸矣。英虽不阻而借口均沾。或舟止。或长江亦索一地。而我又失一口岸矣。此不能不电者也。俄船由仪公召来。当有法退去。吴至陂。仪公电。仆不知也。南埠巴使欣欣然。而外部怫然。巴使与仪公如何说法。仆亦不闻也。以大局论。我于胶口租有补救。而不能纾各口之祸。终(终圈去)成危局。以一端于英。以均沾之。说挟制我。俄又藉英挟制者。添一层挟制我。我将何术以覆卦。仪公卸责。而我辈任咎。(蒙谪点去)。奈何。(第十七则)承示画册。此系龢族祖之笔。家牒中未载。疑更名也。拟即留箧。当以他件奉易何如。快雨伫望沾足。归期甚迩。容再趋辞。芋酋皿先生。弟龢顿首。廿七日。(第十八则)殿前数语感□无涯。然仆病矣。归后愦愦。速议之件。鄙意欲电询董军。或米。或面。或杂粮。收者为宜。前意何如。徐君条陈。末条窒碍。坿缓上不次。芋酋皿先生阁下。弟名顿首。初六晚。(第十九则)今早谆嘱。□友补交。不知缘何。庋阅昭日。准交不误。即承夕安。名顿首。十三晚。(第二十则)足疾想渐轻。可极驰。仰今日或弟来访先拟定稿午初乞。至总署办照会稿。两邸皆来。可免喧聒。上意催办。诏闻不容发也。名顿首十一日辰。(第二十一则)君既疲曳。仆亦支离。梁园浚车得免为幸。昨件遗忘。能请镇东取还否。乞斟酌。昨日问答写陈甚略。其余请逐条札记之何如。芋酋皿先生。弟瓶顿首。十一日丑正。(第二十三则)荫道附片。早闻恭邸谆嘱不必坿入。故告总办云。只递两件。且俟异日再递。晚刻拟到署面谈。樵野仁兄大人。弟名顿首。廿二未。(第二十四则)□致张大臣。来电悉任。伦无事辄为法俄德之行。是否有事商酌。希电覆。记。(第二十五则)宝星为酬答起见。如赏给作何措词。台从何日回英开。稿议加税。希电覆。电发柏林张钦差。(第二十六则)此廖仲山尚书。寿恒手简。时为军机大臣兼筦议署事。贺奥一疏。届日如奉准加给头等。拟旨是否某某着充头等钦差大臣前往某国致贺。礼物由署另电。明晨当告总办。襄案谅有可查并□。假时□约妥协。明日见示为幸。此承晚可不定。弟名心顿首。十七戌刻。(第二十七则)窦照明言均沾。跃跃欲动矣。大连事仅告宋以戒备。倘实如其来纳之乎。抑御之也。此事似电罗使询外部为是。信隆不结。亦彼借口之资。未刻赴署面商一切。弟名顿首。十八早。(第二十八则)今日须令荫道取照稿。以何时往。即请由尊处告知。取来在何处看。并示昨所谈已说明。惟庆未晤耳。弟名顿首。初三早。张大人台启。(第二十九则)两奉。前稿略节数语。乞约手教阅许电。知彼相无成见。直是为英所指使耳。今日令震东诘以三日函之说。并责以拄客之深。即闲谈有何不可。看其如何致答。若再推延。当画思变计。乞援之说。亦不可少。何如如。十九早。名顿首。张大人台启。(第三十)屡屡延宕。机牙甚深。事中变矣。弟意备熙会或函明诘之何如。敬承。日安不一。弟名顿首。廿日。张大人台启。(第三十一则)今日之会。扼要数语。似可惋达海使。否则转疑我为隐矣。如何乞酌。早间所呈借款。略节拟即还之。望函封付下叩头。夕安不一一。弟名顿首。廿日夕。张大人台启。(第三十二则)事已中变。亟图办法。不能坐受其愚也。卓兄何如。芋翁左右。弟名顿首。廿一日。张大人勋启。(第三十三则)昨夜仪公函。言见巴使诏接外部电。兵船三只。已由长崎起□赴旅。廿二晚可到。仪已发电。详告北洋。令宋提督及船坞委员照料一切。并告以俄系实以亲恳。一杜英窥伺。一催往退胶。无他意等语。感事不说。今日携函告邸。亦亦无语。惟宣宋误会生事耳。至通商口岸一节。仪以己意语巴。彼诏此调停之法。如长崎亦通商口。而日人另给地。与俄屯煤无碍。吾国当以此意电外部与往廷商之云云。此节却有关系。看今日口肠如何。若能趁此作转圜下台计。岂非大妙。余面谈。名顿首廿二日启初。(第三十四则)许电已递。上意颇催就商。业将礼和事详细陈明。今日或令荫道再往告何如。乞酌。芋酋皿左右。弟名顿首晦日。(第三十五则)晨晤后。两邸面商。拟通使德国为抽薪之计。此时国书专使均赶。不上拟。以许充专使。吕副之。另覆国电。令许转以往见。如何措词。烦兄属稿。晚刻弟亦到署面商。名顿首而已。(第三十六则)顷出城送客。未申闻到总署公商至琅威里。如何订立合同意。亦当电覆统面谈。不一一。弟再顿首。(第三十七则)鸭毳奇温大胜布被。感公大惠。胶路一开。援均沾之。系英窥洱海。法伺南宁。必让起矣。夜来心与口语。耿耿不寐。公何以教之。午前奉谈。不一一。樵公先生阁下。弟名顿首。初二早。(第三十八则)覆电周匝今附还。所电明早当携入。请邸阅之。有详密函。何尚未到。悬悬之即承。夕安不次。弟名顿首。初二。(第三十九则)密先电悉。前日与海订定教案。胶澳作两起办。海允明晚送阅照会稿。初五再会。如无参差。初六互换教案作结。祈告巴并谢关切。巴正月喜事乞代备贺物约贰百银。龢桓冬戌。电许大臣。此南海张樵野尚书手藁。张公时为总理衙门大臣。翁尚书尚未入阁。凡事涉外交必咨商南海而后取决。盖深服其才识过人也。永识。(第四十则)新岁展庆无涯。今日俄英两使并见邸。辞当有次第。盖早到署一商。昨震东来言。海客拓饮。弟意不欲赴。如何措词。乞代酌。弟龢顿首。芋酋皿先生仁兄大人左右。初三日丑正。张大人台启。(第四十一则)晨。传语知五楼。昨商已妥。想照覆。不日可来。弟适有肤脚之疾。懒于步趍。拟不入署矣。芋酋皿先生。弟名顿首。十七日。张大人勋启。桐酒两瓶。邑羊一个。并呈铸馆元稿。□出交署。无从改削也。(第四十二则)荫道回称移兰柳。语甚多。铁路至□南伊。又欲添道济南。字洋文有。其他惟仍加照他处。华(华点去)洋公司。所得利益。不使向隅云云。台驾若到署。可面商一切。饮迟迟之。弟龢顿首。十六日中正。(第四十三则)荫道归。有何见闻祈示。及顷在诸馆受热。头痛不支。设专科。疏稿详瞻周密。极钦佩。谨缴上不次。芋酋皿先生。弟瓶生顿首。十四日晚。本朝康熙乾隆两开词科。似乾隆一如康熙故事。(第四十四则)顷巴使来函有密件面商。或到彼馆一谈。拟明日函收。以疾辞之。仪公书云。在署见巴致邸函。坚请许使赴彼都一行。而汉商送微捡电。若借款。不允暂将失和等语。法使亦拦阻英款。故仪公欲援英就俄。以解目前之阨。都人答以缓。英何所措词。还当斟酌。然则两国并借之下策。竟不可废矣。明早拜筹后当到。杨君两件收到。前处切当之。弟名顿首。初四。(第四十五则)两雄事真可电。悉意欲令许使以教案与各国商一办法。否则百孔千创。溃败不可收拾矣。仪公自住。客竟何术若轻。有电杨使。正告俄廷责公为险。不平何如。且迫不次。名顿首。廿六夜。(第四十六则)今日诒彼否。拟午初奉谒一商。弟适受热。声哑可哽。芋酋皿先生。弟瓶生顿首。初九丑正。(第四十七则)寄粤督电。十二月十六日。密红鱼电悉闱。捐开系摊款。惟该省是赖。此时在部。无呈认之人。前办原商或革退另招。或宽限勒缴。贵督必有权衡。希详酌妥办电覆户谏。(第四十六则)昨自未□酉舌为之敝。孟公不来。无由惊座耳。尊体何如。甚驰仰署。拟粤电奉。览芋酋皿先生。名顿首。十六日。(第四十七则)查六月初九李来电前接罗拔函云。条约业蒙批准。我皇亦将该约批准。迅寄驻京公使与御笔批准之本互换云云。今日之会必系此事无疑也。晤语后乞示大略。明日阁下入内。正可与邸面谈叩头。午安不一。发许电码二件并缴留前处。名顿首。廿一日午。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一
25x15.5
本幅二
21x19.2
本幅三
23.8x13.4
本幅四
25.3x15
本幅五
25x15.3
本幅六
19.5x9.8
本幅七
23.7x12.7
本幅八
23.7x12.7
本幅九
21x29.2
本幅十
23.7x13.4
本幅十一
15x7.5
本幅十二
23.5x25.6
本幅十三
23.5x25.8
本幅十四
25.4x26.5
本幅十五
25x15.5
本幅十六
25x15.6
本幅十七
23.5x12.5
本幅十八
23.5x12.5
本幅十九
26.4x23.5
本幅二十
26.5x23.3
本幅二十一
26.2x21.6
本幅二十二
24x13.3
本幅二十三
24x13.3
本幅二十四
23.6x15.7
本幅二十五
24x13.4
本幅二十六
24.4x13.2
本幅二十七
23.8x13.3
本幅二十八
24x13.4
本幅二十九
23.8x13.3
本幅三十
21x12.7
本幅三十一
21x14.7
本幅三十二
23x12.8
本幅三十三
23.8x13.4
本幅三十四
25.1x15.5
本幅三十五
18.7x9.2
本幅三十六
25.3x20
本幅三十七
16x8.2
本幅三十八
24.2x12.8
本幅三十九
18x8.7
本幅四十
27x18
本幅四十一
15.2x5.5
本幅四十二
25.4x16.7
本幅四十三
16.8x8.6
本幅四十四
25x15.5
本幅四十五
25x15.5
本幅四十六
25x15.2
本幅四十七
25.2x15.2
本幅四十八
24.7x12.2
本幅四十九
25x15.4
本幅五十
25x15.2
本幅五十一
22.5x12.6
本幅五十二
23.5x15.4
本幅五十三
18x9
本幅五十四
27x18
本幅五十五
18x9
本幅五十六
23.5x12.4
本幅五十七
23.5x15.6
本幅五十八
23.6x13.3
本幅五十九
23.8x13.3
本幅六十
23.8x13.3
本幅六十一
23.8x15.7
本幅六十二
23.2x12.7
本幅六十三
22.7x12.3
本幅六十四
25.3x18.8
全幅
29x32.4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签
吴永
封板
宣统辛亥(公元一九一一年)仲夏□复道人题
楷书
松禅老人尺椟墨□□册。宣统辛亥(公元一九一一年)仲夏□复道人题。
印记:吴永之印
签
吴永
封面
宣统辛亥(1911)四月归安吴永题签
楷书
洋花纹纸。松禅老人尺椟墨迹。宣统辛亥(1911)四月归安吴永题签。红白笺有稿纸。
印记:吴永之印
题跋
吴永
边幅
楷书
凡六十四纸。
印记:吴永
印记
主题
技法
参考
清松禅老人尺牍(上册) 册
绿龙盘
明张复画绕屋天香 成扇
宋榻大观帖(十) 册 晋王献之鄱阳帖
玉云纹圆盒
青花花果纹葵口碗
经训堂法帖(六) 册 元赵孟俯书归去来并序
石湾窑 白瓷兽环钫
刻丝花卉 册 芙蓉傍水
耕织图 册 成衣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