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明陈洪绶画隐居十六观 册
分类
绘画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1.4x29.8
前副叶
21.4x29.8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前副叶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作者款识
陈洪绶
前副叶一
枫溪洪绶标记
行书
印记:章侯、陈洪绶印
作者款识
陈洪绶
前副叶二
老莲无一可移情。越水吴山染不轻。来世不知何处去。佛天肯许再来生。
行书
作者款识
陈洪绶
前副叶二、三
贫儿劣得买秋光。一片肝猪酌草堂。着意欲忘离乱事。重阳不见报重阳。
行书
作者款识
陈洪绶
前副叶三
擘(误为劈)阮秋溪月。吾生自可为。难将一生事。料理水之湄。
行书
作者款识
陈洪绶
前副叶三、四
山水缘犹未断。朝暮定香桥畔。君去蚤来时。看得芙容一半。青盻青盻。乞与老莲作伴。辛卯八月十五夜。烂醉西子湖。时吴香扶磨墨。卞云装吮管。授余。乐为朗翁书赠。洪绶。
行书
印记:章侯、陈洪绶印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乾隆鉴赏
鉴藏宝玺
乾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养心殿鉴藏宝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鉴赏
鉴藏宝玺
无逸斋精鉴玺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收传印记
朱之赤印(重一)
收传印记
之(重十七)
收传印记
赤(重十七)
收传印记
宋致穉佳收藏图书
收传印记
宋致审定(重十七)
收传印记
月潭
主题
技法
参考
陈洪绶(公元一五九八—一六五二年)是明清之际,活动于浙江的「文人职业画家」。长于人物与花鸟画。他的书法不及绘画有名,不过具有独特的面貌,清代评论家以「逸品」称之。 这件书迹写于五十四岁(一六五一),一夜醉饮西子湖,有佳人侍候笔砚,在十六幅描写隐居雅趣的画前,题诗抒发感时伤暮的心境。这些清瘦、飘逸,像兰叶一般的撇笔与捺笔画,散发出细腻、优雅的气质。(副叶之隐居十六观自题)
陈洪绶(公元一五九八至一六五二年),浙江诸暨人。字章侯,号老莲。甲申后自称悔迟,又曰勿迟。人物花鸟草虫无不精妙,皆能自出机杼。
隐居十六观,故事不可尽索,盖画隐士生活中可入画者十六事。其中固有借古高人以点题,而或为老莲真实生活之经历,借画写意,以寄幽情耳。据款为老莲五十四岁所绘,乃逝世前一年作品。老境之作,无论创意、构图、设色,均有其特色。
明陈洪绶画隐居十六观 册
政和通宝
玉双柄盖碗壶
民国张大千摹敦煌莫高窟盛唐藻井(第十号) 轴
折扇 成扇
刀
元黄公望溪亭秋色 轴
红碧玺小腰结
斧锛
东海道四十九 五十三次 坂下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