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宋人景德四图 卷
分类
绘画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语言
释文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33.1x252.6
隔水一
14.4
隔水二
14.3
拖尾
20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绢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本幅
楷书
契丹使朝聘。景德元年十二月。契丹遣使韩杞奉书行宫。请息兵纳和。与曹利用偕来。初议求关南地。真宗曰。为民屈已诚所不辞。但关南事极无名。朕守祖宗基业。不敢失坠。必若固求。当决一战。所念河北重扰。傥岁以金帛济其不足。于体无伤。利用言。国母一车。别无供帐。亲与利用饮食。轭上横板布食器。主及其臣重行而坐。杞亦私语左右曰。尔见北寨兵否。劲卒利器。前闻不同。臣熟察之。傥求割地。必请会师平荡。及通好二年。十一月癸酉。国母主各遣使来贺承天节。致御衣十二袭。皆缀珠银貂裘。细锦刻丝。透背纱縠。贮以金银饰箱。金玉水晶鞍勒马八。散马四百。弓矢宾铁刀。鹰鹘粆腊。契丹新罗酒。青白盐。果实百品。贮以梀棂器。使人以戎礼见。赐毡冠窄袍金䩞鞢。其副以华礼见。赐幞头公服金带。并加袭衣器帛鞍勒马。宴长春殿。又择膳夫赍本国食味。就尚食局撰进。初将见。李宗谔引令式。不许佩刀。至上合门。欣然解之。上曰。戎人佩刀。是其常礼。传诏许其自便。副使刘经曰。圣上推心置人腹中。足以示信遐迩也。臣等曰。凶奴为中国害旧矣。历古备御之说甚详。大抵征伐。则诱冦。和亲。则损威。惟赂遗有常。聘好有时。保境息民。谓之得策。肆武生事。其鉴不远。在太祖时。从抚纳之。利洎晋。平北略。遂隔朝事。繇景德之盟。四五十年。边䛉亿安。衣裳岁会。盖式遏之。计不忘豫。备而款接之问。亦为远驭矣。
题跋
本幅
楷书
北寨宴射。景德元年十二月。真宗幸北寨劳军。宴从臣行宫西亭。召排阵。使李继隆石保吉习射。上连中的。群臣奉觞称贺。继隆保吉相继命中。赐袭衣金带鞍勒马。举酒属之。继隆拜曰。契丹无名犯塞。盖将帅非材。致劳戎辂。冒犯霜霰。初群议皆务城守。非决自宸断。尽出禁卫。陈于北郊。则前月二十四日虏众侵突。必不能戮彼渠魁。及虏寇退走。若徇诸将袭逐。必立奇功。陛下复念其请盟。许以修好。安民息战。开其归路。臣等无以展尺寸效。上曰。北虏一方。自古为患。傥尽议歼。则须日寻干戈。今得其畏威安民。甚慰朕怀。亦卿等力也。保吉曰。臣受命御寇。虽上禀宸略。至于布列行阵。指授方略。皆出继隆。继隆曰。契丹之败。并出圣谋。宣力用心。臣不及保吉。上曰。将帅协和。共图勋业。军旅之事。朕复何忧。尽欢而罢。臣等曰。自兴国至景德垂三十年。朝廷捍狄之策。讲贯肄习。勤劳经营。无日不忘。章圣再驾魏澶。抚师恤民。当时帷幄臣如李沆寇准叶恭。夙夜制谋。左右授成诸将。继隆保吉用贤戚握中军。外分将领。克集绩效。或曰。戎既深入。饮马河浒。涉春驱驰。归赍重剽遏之易力。繄圣人推信。不杀全度多矣。
题跋
本幅
楷书
舆驾观汴涨。咸平五年七月。真宗以久雨幸启圣兴国相寺。上清宫致祷。过龙卫营。见舍垣雨坏。劳赐之。又出朝阳门。周览水泞还宫。景德三年六月。汴水暴涨。窑务不溢岸五寸染院。溢坏芦舍外堤。中夜并工修塞。乃止。车驾临视。赐役兵钱索官船渡行人。溺者瘗之。臣等曰。帝王深拱清念眚沴之变。不遑宁居。意使蚩蚩庶民知忧人之忧。弗以黄屋自贵。安妥宁众心。夫责成不贰。诚亦君临之美。委之匪良。不止隳怠。亦可戒矣。
题跋
本幅
楷书
太清观书。景德四年三月。召辅臣对泰清楼启扃馈观。太宗圣制御书及新写四部羣书。真宗亲执目录。令黄门举书示之。凡太宗圣制诗及墨迹三百七十五卷。文章九十二卷。四部书二万四千一百九十二卷。过水亭放生池又东至玉宸殿。盖退朝宴息之所。中施御榻。帷帐皆黄缯。无文彩饰。殿中聚书八千余卷。工曰。此惟正经史屡校定者。小说他书不预。历翔鸾仪凤二阁。眺望命坐置酒。上作五言诗,从官皆赋。臣等曰。真宗承清宴之间。博览书林。玩古自适。既以弥游。佚杜侈欲。故太清玉宸之藏。得于先训。太宗尝曰。朕听政之暇。未尝昼寝读书写书。日得其趣。开卷见前代废兴。自为鉴戒。其未闻未见之事多矣。兹以见圣人寄怀翰墨。念经国思政之重也。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乾隆御赏之宝
鉴藏宝玺
御书房鉴藏宝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收传印记
蕉林书屋
收传印记
云中(重二)
收传印记
河北棠村(重二)
收传印记
冶溪渔隐
收传印记
观其大略
收传印记
蕉林
收传印记
苍严子
主题
类别
第一层
第二层
说明
主要主题
人物
官员(臣)
主要主题
人物
蕃族
主要主题
建筑
宫殿
次要主题
人物
军士
其他主题
树木
寒林.枯树
其他主题
走兽
马
其他主题
经史‧故事
契丹使朝聘、北寨宴射、舆驾观汴涨、太清观书
其他主题
器用
家具(屏风)
桌、椅、凳
次要主题
器用
饮食器
其他主题
器用
乐器
鼓
其他主题
器用
兵器
其他主题
山水
其他主题
山水
溪涧、湍泉
其他主题
人物
百姓
其他主题
树木
其他主题
树木
杨柳
其他主题
建筑
亭
其他主题
建筑
栏杆
其他主题
山水
奇石
次要主题
人物
侍从(侍女、童仆)
其他主题
器用
文玩(琴棋书画)
技法
技法
细目
工笔
界画
人物衣纹描法(匀称线条)
参考
此图乃记录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契丹遣使韩杞奉书行宫请息兵纳和,与曹利用偕来初议求关南地的史实,整卷幅上各以楷书标题,幅后附文记史。「契丹使朝聘」所绘建筑由台基、柱身、斗栱、屋顶垂直迭加而成,主殿为歇山顶,左右两侧有耳殿相连,屋顶正脊两端有鸱吻装饰,鸱性好水,置于屋上以禁火灾。垂脊与岔脊端则以兽头终结。 屋檐两角起翘,檐下一周在柱头上使用「一斗三升」式斗栱,结构单纯,颇显疏朗,用材数较大。此殿身阔五间, 为加强当心间(正中一间)的重要性,增大其柱距,次梢间递减。于次间殿前设踏道,采「两阶制」设东西阶的做法,《礼记. 曲礼》说:「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显示出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亦深受礼的制约。画中亦可见散水砖设于台基下四周,以承受屋檐上滴下之水。
本幅采用右图左史形式, 记录宋景德四年(一oo七)真宗召群臣于皇家藏书处太清楼, 观太宗圣制御书及新写四部群书情景. 楼阁由台基、柱身、斗栱、屋檐、平坐依垂直方向逐级迭加而成, 殿身面宽七间, 当心间柱距较宽, 次间、梢间递减. 重檐歇山顶, 正脊有鸱吻装饰, 垂脊与岔脊端有兽头作结束. 此图斗栱用材较大, 檐下柱头斗栱使用一斗三升式, 没有补间斗栱, 简单有力, 颇显疏朗. 殿堂踏道采唐宋左右「两阶制」的做法, 供宾主升降之用.(林莉娜)
本卷采用左史右图形式,记录宋真宗景德年间(公元一○○四—一○○七)的重要史实。
第一段「契丹使朝聘」描绘景德元年契丹遣使韩杞,奉请息兵纳和的史实;第二段「北寨宴射」描绘真宗至北寨与武将宴射的景象;第三段「舆驾观汴涨」描写景德三年(一○○六)汴河泛滥,真宗亲巡河堤修护的事件;第四段「太清观书」呈现景德四年(一○○七)真宗召文臣观书于太清楼的故实。(20110405)
全卷分四段,前图后文,各段并有榜书主题。依据研究,此卷应与皇佑元年(1049)宋仁宗同臣僚观看的〈三朝训鉴图〉有关;〈三朝训鉴图〉录宋太祖至真宗三朝事一百件,作为帝王训鉴之用。 「契丹使朝聘」为景德二年(1005)辽使来贺真宗生日;「北寨宴射」是景德元年(1004)澶渊盟后真宗到北寨与武将宴射。「舆驾观汴涨」景德三年(1006)宋真宗亲巡汴河河堤的修整;「太清观书」则是景德四年(1007)真宗召文臣观书于太清楼。(20061206)
宋人景德四图 卷
明拓宝贤堂集古法帖册(第二册) 册 晋王羲之清和帖
清蒲华画竹对幅 轴(二)
雕漆盒
剔红茶花圆盒
掐丝兼画珐琅西洋母子图
清蒋廷锡画群芳撷秀 册 菊花
宋四家法书 卷 宋苏轼书次韵三舍人省上诗
玉羊
清永琰书乾隆御制月令七十二候诗 成扇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