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宋薛绍彭杂书 卷
分类
法书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行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云顶山诗)云顶山诗。山压众峯首。寺占紫云顶。西游金泉来。登山缓归轸。昨暮下三学。出谷已延颈。山名高剑外。回首陋前岭。跻攀困难到。赖此昼亦永。巍巍石城出。步步松径引。青霄屋万楹。下俯二川境。玉垒连金鴈。西轩列阡轸(轸字点去)畛。青城与岷峨。天际暮云隐。少城白烟里。水墨淡微影。江流一练带。不复辨渔艇。东惭梓潼隘。右憙锦川迥。盘陁石不转。枯枿弄芒颖。四更月未出。蕙帐天风紧。客行弊帤垢。到此凡虑屏。暂时方外游。聊惬素心静。明朝武江路。拘窘逐炎景。建中靖国元年。七月廿四日。翠微居士题。(上清帖)上清。连年。实享。清适。绝尘。物外。皆自制亭名也。录示诗句。未见佳处。想难逃老鉴也。旧藳不存。尚可记忆。雨不湿行径。云犹依故山。看云醒醉眼。乘月棹回舟。水上三更月。烟中一叶舟。寒临重阁迥。影带乱山流。暮烟秦树暗。落日渭川明。平林暎日疎。野草经寒短。霜干叶飘零。石出水清浅。官冷系怀非吏事。地偏相访定闲人。一马春风过微雨。竹闲归路静无尘。鸥鹭惊飞起。秋风菱荇花。(二字乙转)。一径入中渚。坐来唯鸟啼。水云生四面。常恐世人迷。绿径无行迹。苍苔露未晞。曾梦春塘题碧草。偶来雾夕看红蕖。无人云闭户。深夜月为灯。晓露凝芜径。斜阳满画桥。不眠听竹雨。高卧枕风湍。桥横云壑连朝度。雨暗灯窓半夜棋。微波拂凉吹。淡烟生远树。天寒湘水秋。雨暗苍梧暮。乘月多忘归。往往带霜露。自然鸥鸟亲。日与渔樵遇。去意已轻千里陌。深杯难醉九回肠。灞陵叶落秋风里。忍对霜天数雁行。已上虽粗记。然全章皆忘矣。语固未佳。要之恐平生经心一事。老友必怜其散落。便风早以为寄也。绍彭再拜。更有第三编。亦不见。来信不言及。必不在彼。不知失去何处。如何如何。(左绵帖)左绵山中多青松。风俗贱之。止供樵爨之用。郡斋不(不字点去)僧剎不见一本。余过而太息。辄讽通守晋伯移植佳处。使人知为可贵。东川距绵百里余。入境遂不复有。晋伯因以为惠。沿流而来。至此皆活。作诗述谢。并代简师道史君。绍彭上。越王楼下种成行。濯濯分来一苇航。偃盖可须千岁干。封条已傲九秋霜。含风便有笙竽韵。带雨偏垂玉露光。免作爨烟茅屋下(下字点去)底。华轩自在拂云长。(通泉帖)通泉字法出官奴。日日临池恨不如。双鲤可无轻素练。数行唯作硬黄书。乡关何处三秦路。马足经年万里余。多谢玉华宫畔客。新诗未觉故情疎。和巨济韵。临池通泉。为如字韵牵。非实事也。不笑不笑。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
27.3x304.5
隔水一
10
引首
27.3x128.5
隔水二
10
隔水三
10.1
拖尾
27.3x277.8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引首
纸
拖尾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薛仲邕
本幅
行书
孙男仲邕宝藏。
印记:三凤后人、仲邕
题跋
李东阳
引首
西涯
篆书
薛道祖墨迹。(篆书)。西涯。(行书)。
印记:宾之
题跋
李东阳
拖尾
长沙李东阳
行书
右宋薛绍彭书五纸。薛氏以三凤名河东。绍彭其后人也。字道祖。号翠微居士。居长安。符佑间。以书名。名亚米芾。今书史会要所载是也。水村陆公得此卷。特爱重之。间出视予。为识数语于后。长沙李东阳。
印记:长沙、宾之、七十一峯深处
题跋
周天球
拖尾
周天球
行书
嘉靖甲子八月既望。球从王元美伯仲纵游西山。归舟示道祖此卷。清逸森秀。与秋山竞爽。遂浮白赏之。并书识快。周天球。
印记:周氏公瑕、羣玉山人
题跋
黄姬水
拖尾
中元甲子八月廿四日。黄姬水识。
楷书
元章书史载道祖所蓄晋唐法书甚富。至二王帖。不惜倾囊购取。与元章每以鉴定相高。得失评较。尝寄道祖诗曰。老年书兴独未忘。颇得薛老同徜徉。书名与元章并。今从元美所观道祖四帖。平直苍劲。殆骨气攸存。而无枯槎巨石之病者。其名为不诬矣。元章真迹虽罕得。往往有之。道祖则仅见此耳。元美尚宝之哉。中元甲子八月廿四日。黄姬水识。
印记:黄孟、汉征君后
题跋
彭年
拖尾
隆池山樵彭年题
楷书
吴中自衡山翁后。绝无喜蓄书画者。顷岁幸赖元美宪使精于鉴赏。收购渐广。又幸借观无所爱。每每自庆。如翠微词翰。尤所希见者。而获见之。益加自庆焉。其诗笔字法之妙。何容复置喙耶。隆池山樵彭年题。
印记:旧吴、彭氏孔加
题跋
文嘉
拖尾
嘉靖甲子八月。元美按察携示命题。因书。茂苑文嘉。
楷书
薛道祖书。予惟见晴和二像随事吟三帖。松雪谓其脱略唐宋。齐踪前古。陆居仁谓其虽杂于六朝盛唐人书中当无愧。后又见其所临兰亭。盖定武石刻在其处。故所临尤妙。今获观其诗帖。若上清连年实享清适帖。及和刘巨济诗。真能轩轾六朝。追迹魏晋。宜与元章抗行。而当时谓之为米薛也。嘉靖甲子八月。元美按察携示命题。因书。茂苑文嘉。
印记:肇锡余以嘉名、文休承氏
题跋
王世贞
拖尾
琅邪王世贞收藏题
行书
思陵称北宋时。唯米襄阳薛河东。得晋人遗意。虞道园则谓黄长睿有书学。无书笔。仅河东兼之。襄阳长沙而下。不论也。此卷结法多内擫。锋藏不露。而古意时溢毫素间。不作倾险浮急态。噫。虞言岂欺我哉。琅邪王世贞收藏题。
印记:元美、天弢居士
题跋
黎民表
拖尾
楷书
隆庆己巳夏六月。岭南黎民表。武林吕需。吴门沈伯麐。同观。
印记:黎氏惟敬、瑶石居士
题跋
王世贞
拖尾
万历己卯伏日重装。世贞题。
行书
宋思陵称北宋时。唯米襄阳薛河东得晋人遗意。虞道园则谓黄长睿有书学而笔不逮识。绍彭最佳。世遂不传。米氏父子。举世学其奇怪。弊流金朝。此卷云顶山诗帖。能以拙藏巧。上清连年帖。皆书所作得意语。波拂之际。天趣溢发。左绵帖与上清微类。而加圆熟。通泉帖咄咄逼右军。几令人有张翼叹。大抵笔多内擫。结取藏锋。妙处非乍看可了。前辈语固不虚也。道祖。襄阳同时人。尝以从官典郡。与刘泾俱好收古书画。翠微居士。其别号也。万历己卯伏日重装。世贞题。
印记:元美、弇州山叟
印记
类别
印记
作者印记
清閟合书
作者印记
薛氏图书(重一)
作者印记
清閟合书(重一)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收传印记
绍(重二)
收传印记
兴(重二)
收传印记
贞
收传印记
元
收传印记
乾坤清赏
收传印记
有明王氏图书之印
收传印记
太仆寺印(印上书万历甲戌中秋日记)
收传印记
抚治郧阳等处关防(印上书乙亥中秋日记)
收传印记
孙氏(重四)
收传印记
北平孙氏砚山斋图书
收传印记
蕉林居士
收传印记
蕉林秘玩
收传印记
苍岩
收传印记
云中
收传印记
冶溪渔隐
收传印记
河北棠邨
收传印记
苍岩子
收传印记
观其大畧
收传印记
汪令闻曾经收藏
收传印记
䮠駣书府(重五。其一半印)
收传印记
鉴赏永珍(重三。其二半印)
收传印记
(一印不识)
收传印记
(二印漶漫不识)
收传印记
(二印仅存边框)
作者印记
三凤图书合宝
主题
技法
参考
薛绍彭(活动于公元十一世纪后半),长安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系出河东(山西)薛氏。唐初,薛氏以文学著称,时有河东三凤之誉,故亦自称三凤后裔。精于鉴赏,又长书法。书学二王,深得晋人遗规,书史谓其书如王谢家子弟,有风流之习。
本幅书诗文尺牍四段,行笔以拙藏巧,平直苍劲。笔多内擫,锋藏不露,古意时溢毫素间。
薛绍彭(约1051-1107或1109)长安人,字道祖,号翠微居士。薛氏于北宋晚期,独致力对王羲之的晋人书风,书史上南宋高宗对他推崇有加,间接影响到元代书法的复古风气。本卷为〈云顶山诗〉、〈上清帖〉、〈左绵帖〉、〈通泉帖〉等四帖合裱成卷,从诗文内容,其完成地点,推测应书于服官四川之时。书写并非同时,故书风不全然一致,但整体写来中规中矩,字?行间但见一股温雅的意味。(20061206)
宋薛绍彭杂书 卷
娇黄白里碗
玉簪
汉司隶校尉杨孟文石门颂明拓本 册
大观帖(四) 册 唐柳公权十六日帖
玉璜
甜白碗
清张士保二十八将图册 册 邳彤
玉碗
大观帖(六) 册 晋王羲之省别具帖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