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搜索结果最多仅显示 10 条随机数据
结果缓存两分钟
如需更多更快搜索结果请访问小程序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查阅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品中的10万余件展品,带图片和中文详细介绍
查
随便看看
关于
微信小程序
小贝快充
200 元话费只需 192 元,会员充值、话费充值/优惠/快速/安全/可靠 (视频/音乐/网盘各类会员)
品名
宋拓岳麓寺碑 册
分类
法帖
作者
年代
尺寸
说明
字体
行书
语言
汉文
释文
(墨搨李邕书岳麓寺碑二百六行。)夫天之道也。东仁而首。西义而成。故清泰所居。指于成事者已。地之德也。川浮而动。岳镇而安。故耆□(阇)所□(临)。取于安定者己。兹寺大柢。厥旨玄同。是以回向度门。躔于郭右。仰止浄域。列乎岩巅。宝堂岌嶪于太虚。道树森捎于曾渚。无风而林壑肃穆。不月而相事澄明。化城未真。梵天犹俗。名称殆绝。地位尝高者。不其盛欤。麓山寺者。晋太始四年之所立也。有若法崇禅师者。振锡江左。除结与炎汉太宗。长沙清庙。栋宇接近。云雾晦冥。□(赤)豹文狸。女萝薜带。山祇见于法眼。窦后依于佛光。至请旧居。特为新寺。禅师洎翌弘聚谋。介众表之。明诏行矣。水臬有制。丘墟尽平。太康二载。有若法导禅师。莫知何许人也。默受智印。深入证源。心本无作。真性而见。不坏外缘。而□(注)福河。太起前功。重启灵应。神僧银色。化身丈余。指定全摸。摽建方面。法物增备。擅供益崇。广以凌云之台。疏以布金之地。有若法愍禅师者。江夏人也。空慧双铨。寂用同辔。慈目相视。净心相续。综窍万法。安住一归。注大道经。究上乘理。永托兹岭。克终厥生。逮宋元徽中。尚书令湘州刺史王公讳僧虔。右军之孙也。信尚敬田。作为塔庙。追存宝相。加名宝山。矨乎弓冶笔精。陶甄意匠。留书藏石。缄妙俟时。候法宇之低。价以兴葺。远虑将久。事未彰。梁天监三年。刺史夏侯公讳祥。了义重玄。别构正殿。绍泰二年。刺史王公讳琳。律师法贤。或在家出家。或闻见眼见。建涅盘像。开甘露门。长沙史萧沆。振起法皷。弘演梵言。继揵搥于景钟。纳具叶于曾阁。陈司空吴明彻。随侍中镇南晋安王乐阳王。并佛性森然。国桢秀者。壮回廊以云构。蔚悬居以天覆。开皇九年。天台大禅师守护法身。清悲海。严幢标耸。智火融明。袭如来堂。坐法华定。四行乐而不取。三贤登而更迁。有若昙捷法师者。伐林及树。染法与衣。不坠一滴之油。有沾大之雨。揔管大将军齐郡公。权公讳武。福德庄严。喜慧方便。疏写四部。镇重百城。有若智谦法师者。愿广于天。心细于气。诵习山顶。创立苑台。有若摩诃衍禅师者。五力圆常。四无清净。以因因而入果果。以灭灭而会如如。有若首楞法师者。文史早通。道释后得。远涉吴会。幽寻天台。法界图于剡中。真诀论于湘上。具究竟戒敷解说筵。一法开无量之门。一音警无边之众。方等有以复悔。双林有以追远。并建场所。互为住持。惟□□禅师者。迹其武。凭其高。超乎云门。绝彼尘网。深以为性有习道有因。止于心。反于照。习也者。坐乎树。居乎山也者。固习而无因则不住。因而无习则不证。是以沤和正觉。阿若冥搜。想息而精进甲坚。受除而烦恼。壳散。百川到海。同味于醎。千叶在莲。比色于净。起定不离于平等。发慧但及于慈悲。故能闻顺其风。觏者探其道。牧伯萃止。皇华□(洊)臻。启焚香之上缘。托成佛之嘉愿。上座惠果。寺主惠亶。都维那兴哲等。皆静虑演成。妙轮转次。因差别而非法。随品类而得根。去二见而入流。率一心而办事。咸以形胜之会。如彼修行之迹。如此而豊碑勒。盛业不书。安可默而已哉。将何以发挥颂声。披扬宿志者也。司马西河窦公名彦澄。硕德高□(闱)。绍贤远识。器岳厚。捡操冰清。属以师长阕官。摄行随手。以家而形于孝友。以己而广于诗书。以明而雅俗自兴。以至道若。且犹归佛乗憍慢之外幢兴。开示之真语。乃命顾易疲。叹龙宫之难纪。其词曰。天地有象。圣贤建□(极)。宴坐中岩。成道西域。后代袭武。前良作则。安乐是依。灵鹫是式。一想冥契。三归愿塞。其一。金方置庙。□(衡)麓开场。龙象拥锡。人天护鬼神。灵化度堂。重镇牧伯。上游侯王。光昭法侣。大启禅房。其二。幽谷左豁。崇山右峙。瞰郭万家。带江千里。玉水布飞。石林云起。雷激庭际。月窥窓□(里)。苑台随足。天乐盈耳。其三。人与地灵。心将法灭。既往在此。比明齐哲。佛日环照。牛车结辙。连率顺风。驷骊钦烈。访道追胜。形驰目绝。其四。碑板莫建。轨物未弘。和合是请。佐贰是膺。□(政)敷大郡。信发广乘。愿言有述。以访无能。惟石可久。与山不崩。其五。赞计于京。不偶兹会。英英披雾。其德允烁。卓立儁才。标举明□(略)。雄辩纵横。神情照灼。备闻政理。深悟禅乐。大唐开元十八年(公元七三0年)岁次庚午九月。壬子朔十一日壬戌建。前陈州次史李邕文并书。江夏黄仙鹤刻。
尺寸
位置
尺寸(公分)
本幅一至七十七
25.9x13.3
本幅七十八
26x11.8
前副叶
32.9x39.9
后副叶一
29.8x32
后副叶二至三
32.9x39.9
后副叶四至五
29.5x20.9
后副叶六
28.6x20.3
全幅
32.8x40
质地
位置
质地
本幅
纸
题跋
类别
作者
位置
款识
书体
全文
题跋
王世懋
本幅第三十九开
庚辰(公元一五八0年)岁杪。世懋题
行草书
李北海诸碑。当以岳麓寺为第一。以其流动中藏稳密也。碑传世久。未经翻刻。如法华。云麾。故多磨蚀。得善本真如拱璧。子孙有志学书者当永保之。庚辰(公元一五八0年)岁杪。世懋题。
印记:王氏敬美
题跋
钱坫
前副叶
嘉定钱坫为竹屿主人篆
篆书
宋拓岳麓寺碑。嘉定钱坫为竹屿主人篆。
印记:献之、篆秋居士
题跋
王文治
后副叶一
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春二月花朝。梦楼王文治观并识。
行书
治性爱李括州书。而于岳麓寺碑。未见宋榻。顷游关中。于抚署内获观竹屿主人此本。神彩完足。与时榻迥别。竹屿博古善鉴。多所收蓄。此特吉光片羽。然已名贵若此。叹服叹服。乾隆四十年(公元一七七五年)春二月花朝。梦楼王文治观并识。
印记:梦楼
题跋
王文治
后副叶一
文治
行楷书
此帖乙未岁(公元一七七五年)。余见于西安抚署中。盖竹痴山人物也。越十九年癸丑(公元一七九三年)而复见于武昌制署。则竹痴又贻其令兄灵岩公矣。灵岩竹痴皆具精鉴。皆寓意而不留意。烟云来往听其去留。顾余于数十年来往之间。屡获见之。岂非残年之翰墨缘耶。因再题志。幸又李秀云麾碑二种皆竹痴物。亦神品也。今亦流转他人矣。并记。文治。
印记:文、治
题跋
张凤孙
后副叶二
戊戌(公元一七七八年)闰月石湖七十三老圃凤孙识
行楷书
右军如龙。北海如象。昔人评之审矣。顾如象之妙。罕有发明之者也。今观麓山寺宋搨本。字字轩昂。寓纵逸于谨严。方寸有寻丈之势。所谓排山倒海。力大于身者非耶。昔玉峯葛洵天丈。以书名世。平生尤得力于此。尝手摹数幅。刻入仁聚堂帖中。尚恨不得宋搨佳本。重拓全文。竹屿夙具真赏。所藏名迹甚伙。遭逢抑何多幸哉。戊戌(公元一七七八年)闰月石湖七十三老圃凤孙识。
印记:凤孙、少仪
题跋
张埙
后副叶二
乾隆戊戌(公元一七七八年)冬十月五日。张埙观于石供轩。
行楷书
乾隆戊戌(公元一七七八年)冬十月五日。张埙观于石供轩。
印记:张埙借看
题跋
严长明
后副叶二
戊戌初冬(公元一七七八年)竹屿主人书此重观。因识简末。道甫严长明。
行草书
右岳麓寺碑。衔称前陈州刺史。弇洲谓为赴谪时道上所书。北海雄才负气。是时为曲江所忌。故坚刚郁怒之气。时于豪楮见之。公碑传于今者九。旧以岳麓为第一。余生平见宋拓三。(此外一为临安袁氏本。一为广陵江氏本。)复以此本为第一。本(点去)年来学道。万事不挂心眼。自乙未(公元一七七五年)观此。今四载矣。寤寐间时或遇之。信尤物之移人也。戊戌初冬(公元一七七八年)竹屿主人出此重观。因识简末。道甫严长明。
印记:严长明
题跋
顾光旭
后副叶三
壬寅(公元一七八二年)夏五月顾光旭记
行书
时雨未收。平江新涨。放舟过娄水。访竹屿主人。登分绿楼。主人出所藏书画纵观之。几研间皆古香幽韵也。此宋榻岳麓寺碑。尤余生平所未覩。主人曰。北海书纵逸处。全脱胎大令。非深知书者不能道。予观碑中语云。川浮而动。岳镇而安。想见其下笔时也。壬寅(公元一七八二年)夏五月顾光旭记。
题跋
易培基
后副叶四至五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春。易培基记。
行书
(善本书影笺。故宫博物院制)余藏宋拓岳麓寺碑二。所见则十余本。以王梦楼李春湖陶云汀何子真王廉生端午桥。赵声伯宝瑞臣为最精。然墨色字口均不及此本之佳。此本不仅赞句诸全。江夏黄仙鹤刻六字不褱。即第二十四页之冥搜息想搜字。三十二页之道成西域域字亦丝豪无损。尤为诸本所不及。早秊讲习岳麓。宝邻此碑。晨夕扪娑。亟改馨仰。民国二秊春。山水洪发。壁裂欲倾。又为兴工筑砌。位置巩固。并于折卸时拓其碑。长数十纸。碑长楷法。凝重与端州石室记正同。惜半毁于宋明人。题刻所存尚百数十字耳。此本为毕灵岩旧藏。王梦楼跋记甚详。灵岩身后设籍。所收文物均抄入内府。此其一也。右军如龙。北海如虎。昔人评之屡矣。其寔北海出自会稽。寀其钩勒撇画原流。一望而知。谓为北法。冤哉枉矣。倭氛警卒。来日大难。故宫荷葆藏有学在四夷之感。爰用珂版印行。公之重北海书者。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春。易培基记。
印记:白宫居摄
题跋
易培基
后副叶六
行书
(善本书影笺。故宫博物院制)李北海书碑。今传者尚十余种。唯东林寺最为难得。前秊冬。侨海上古墨斋。曾以东林岳鹿合装本求售。碻为宋拓。以直昂交臂相失睹此。联类及之不胜人海沧茫之感。
印记:易培基印
夹片
后副叶七
行书
(北平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用笺)岳麓寺碑。四十四开。跋在内。因照相拆散。
签
封面
楷书
□□岳麓寺碑
印记
类别
印记
鉴藏宝玺
嘉庆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嘉庆鉴赏
鉴藏宝玺
石渠宝笈
鉴藏宝玺
三希堂精鉴玺
鉴藏宝玺
宜子孙
鉴藏宝玺
宝笈三编
鉴藏宝玺
宣统御览之宝
鉴藏宝玺
宣统鉴赏
鉴藏宝玺
无逸斋精鉴玺
收传印记
王敬美(半印)
收传印记
王子真氏
收传印记
毕涧飞秘籍印(重一)
收传印记
竹痴秘玩
收传印记
毕泷鉴定图记(重一)
收传印记
太仓毕氏静逸庵图记
收传印记
毕泷鉴定之印
收传印记
毕泷之印
收传印记
太仓毕涧飞藏
收传印记
之印(半印)
收传印记
丹邱白石山房
收传印记
赏心阁书画印
收传印记
宁蛮校尉
收传印记
天光阁主
收传印记
烟霞泉石仙
收传印记
(半印不识。重一)
收传印记
王氏敬美
收传印记
娄东毕泷涧飞氏藏
主题
技法
参考
宋拓岳麓寺碑 册
清李世倬画扇面册页 册 拟莫廷韩山水
宋镇东军节度使符昭愿墓志铭墨拓本 轴
钧窑 天蓝葵花式盆托
铜钱
石刀
清董邦达秋山访友图 轴
掐丝珐琅万寿无疆高足盘
冬青描红团凤碗
青花四季花卉碗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中国历代经典文物超过75万件,为现今世界上四大博物馆之一,被视为东方文物宝库。收录藏品主要分为:铜器、陶瓷器、玉器、珐琅器、雕刻、漆器、钱币、文具、织品、丝绣、绘画、法书、法帖、拓片、成扇等类别,所有图文解析均由故宫专业研究人员撰写,浅显易懂,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