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
《科幻世界》杂志 1991 - 2000 十年全部文章,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与未来全接触
栏目
作者本刊编辑部
期数1998年第12期

  对已经消失于生物史中的恐龙和那些正在天文望远镜中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星体来说,时间的消逝应该没有间隔与单元。直到有一天,在其中的某一段,出现了人类。人这种生物拥有一种特别的智慧,喜欢把大大小小的事物都条分缕析一番。不如此,人类便无法确切地建立起关于这个世界的学问。

  条分缕析的一种是在时间上作出一个个标签:年月日时分秒。更大的单元,是我们马上就要同时跨越的新的世纪与千年纪。

  每到两个大的时间单元交替之时,悲观主义论调便会甚嚣尘上。眼下,是科学时代。但从书刊到网络,世纪末的题材依然被做得云山雾海,如要认真看了,真会让人透不过气来。我们不做悲观主义者,但想立马云蒸霞蔚般地笑逐颜开,自己不是随时可以支取各式表情的演技派,反觉出内心的空洞与困惑。

  当然,乐观主义也大有人在。在一个新世纪即将开始的时候,呼吁大家登高望远,瞩望人类的美好明天。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科学的力量日益强大,每天都在爆发出人类大脑已难以挑选和容纳的海量信息的时代,人类的支配力量虽然每天都受到自然界的报复与伦理的追问,但总归是越来越强大了。

  更多的人应该在两者之间,何去何从,难以选择。

  有一千条理由可以悲观,也有一万条理由足以支撑我们认为生活中弥散着一种乐观的情调。

  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不相信什么诺查丹玛斯预言,不相信有毁灭一切的小行星正向地球母亲呼啸而来,因而难以彻底悲观,却又不能对臭氧空洞,环境污染,水泥建筑在青山绿水间的强横蔓延,厄尔尼诺,等等等等视而不见。

  有一本名字很宏伟的书《诠释人类万年》,作者是科幻大师阿西莫夫。书中有一段话,与我们现在的感觉相关:“为什么偏偏选择2000年作为自己寄托希望并对之诚惶诚恐的时刻呢?”最后他选择的答案与数字相关,或者说是一种数字化答案。他说:“或许答案便是,它是个整数。以0结尾的年份我们听上去也许会觉得不同寻常,它是个因数学形态就代表了某种终结或开端的年份。以00结尾的年份似乎更有意义,而以000结尾的年份则意义更大。”

  其实还有一句话更有意义,我们寄希望于未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未来不像过去,已经被刻成碑文而不可更改。

  世界在影响现代社会发展一些重要因素,诸如人口,能源、基因、航空航天、通讯和电脑等方面,过去已经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成就,所有这些成就决定了我们今天的生活形态。同时,这些因素中隐伏的危险也暴露无遗。

  或许,对于构成公众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人来说,政治的,科学的风险都是与己无关的事情。但对于我们这个杂志的广大读者来说,这一切就代表着未来,未来的一切与我们息息相关。有些时候,对未来图景的想像与前瞻甚至左右着我们今天的生活或情感状态。而很多时候,对未来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公众更愿意寄望于政治或法律出来替我们搞定一切。

  但总有一群数量上越来越庞大的人着迷于科幻。

  科幻在所有这些人眼中,与在我们眼中一样,是智慧与情感的载体,是前瞻与预见的平台。而在一个新世纪即将到来,一个新的千年纪即将到来的时候,科幻的这种特性正得到愈益广泛的认同。

  我们相信,在未来,所有今天看来神秘莫测的现象在科学之光照耀下,将为广大公众所理解。

  我们相信,在未来,时间与空间之门,将在新的智性面前,訇然而开。

  我们相信,所有科学自身尚未认知的弊端与危害,都被理性与良知所克服,也在未来。

  所以,我们相信,在中国,将有越来越多的读者与我们一起,将一起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以科幻这种特别的方式,与未来全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