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跑兔子·母儿·长绊儿
栏目读书短札
作者王鍈
期数1998年10期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常会使用当时的方言俗语,由于时间和地域两者的变化和它们之间的交互影响,有的方言俗语考索为难,注家与学者见仁见智,往往使读者无所适从。鲍延毅先生在《<金瓶梅>溯源》里从联系民情风俗人手,探求这些方言俗语的来龙去脉和确切含义,颇有启发:如《金瓶梅》五十一回写潘金莲不耐烦听佛曲,老想溜走,吴月娘便对在座的女眷说:“交他去了,省的他在这里跑兔子一般。”中华版《金瓶梅词典》只照字面将“跑兔子”解释为“比喻来回走动,坐不住”。《溯源》则联系苏鲁豫交界处的地区方言和民俗,指出这与性忌讳有关,本指动物发情,这里吴月娘用来调侃潘金莲。这就揭示出这句话深层的喻指义。又如元杂剧《玉壶春》二折说:“做子弟的要有十个母儿。”“母儿”一词很难懂,《金元戏曲方言考》释为“资格”,但“十个资格”却不成话。鲍延毅则根据鲁南苏北方言,指出当地有“抹儿”这样的说法,其含义为“本领”,凡是善于辞令、会说话交际者称作“有嘴抹儿”。“抹儿”与“母儿”应属一声之转,“抹’’本是入声字,其塞音韵尾脱落后则与“母”同音。有的方言俗语词专著词书虽已有解释,但只说其义而不明其所以然。例如“长绊儿”一词,或释为“长时间”,“一绊儿”或释为“一会儿”,解释虽然正确却语焉不详。《溯源》则进一步指出“绊”音义同“襻”,是“器物上用来结系或攀于手肩的带子”,“在抬轿或推挽车子时,又往往须经一段时间方可休息,绊始离肩,故搭绊在肩的一段时间叫做‘一绊儿’。如果干的时间长便谓之‘长绊儿’。”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