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两种名人小传
栏目品书录
作者谷林
期数1990年05期
  一九八八年八月,中国书店据崇文书局一九一八年铅印本,影印出版了两种名人小传。作者沃丘仲子,现在习知他的姓名是费行简。例如郑逸梅《艺林散叶续编》里就有这样一则:“沃丘仲子费行简辑《近代名人小传》,南社人士列入者有黄克强、宋教仁、陈英士。又辑《当代名人小传》,南社人士列入者有于右任、李根源、白逾桓、刘成禺、冯自由、汪季新。”
  《近代名人小传》原书本作三册,页码自为起讫,影印本合订成一册。传文五百三十多篇,分为从“儒林”到“民党”十一类。每类前有简短序引,说明立传宗旨。其中好些篇是合传,故所传人物超过六百。全书不足十五万字,平均一人只摊到二百五十字。
  影印本两书的封扉均经重新设计,书名皆是新写重行铸版的。后书标题改“当代”作“现代”,原分上下卷,页码自为起讫,兹亦合订成一册。传文二百八十篇,传人三百二十余,分为从“元首”到“附载”十四类,每类末有“仲子曰”领起的简要综论。全书十三万字,每篇传文平均略长于前书,但仍不足五百字。
  《郑孝胥日记》中也曾提到《名人小传》和它的作者。在一九一九年七月里记有这样几个片段:
  “审言云,见新出《当代名人小传》,文颇可观,乃孙姓所作。叶蒲孙言,其人尝为知县;考哈同所征文社,蒲孙阅卷,取为第一。”
  “顾贞甫买《名人小传》二册。著者自称沃丘仲子,殆王闿运之徒,于闿运颇恭。其言论是非在新旧之间,事实皆得诸道听途说而以己意评骘之。”
  “作《名人小传》者,叶蒲孙识之,为贵州孙仲约,乃王壬秋门人,今在哈同所开学堂中为教习。叶云,孙自言尝在锡清帅幕中见余。”
  这些片段记载,反映了《小传》出版以后的“哄动效应”。叶蒲孙名玉麟,与郑孝胥为姻亲。这位自称曾在锡良幕府中见过郑孝胥,又自承是沃丘仲子的孙君,因之得以介见郑氏而一登海藏楼,郑氏亦颇假以辞色。《三闲集》里有一篇《在上海的鲁迅启事》,文中说:“要声明的是:我之外,今年至少另外有一个叫‘鲁迅’的在,但那个‘鲁迅’的言动,和我也曾印过一本《彷徨》而没有销到八万本的鲁迅无干。”两事颇为相类,是很可令人发笑的闹剧,却又同是一出社会的悲剧。
  《清史稿》成书在《小传》之后,似亦尝取资于此书,如《列传二六九·儒林三·王闿运》传中,称王“幼好学,质鲁,日诵不能成百言”云云一大段文字,几乎都是《近代名人小传》里的原文。又《列传二四五·唐炯》传,说唐炯为唐训方之子,其谬误亦正与《近代名人小传》相同,这就更加令人疑怪了。
  《近代名人小传》的作者自叙中有“今方以史馆附国大学”一语,因知成书在一九一七年年中以后,盖“国史馆”并入北京大学,于文科附设国史编纂处,已是那年六月底边的事了。书中《周馥》篇末云:“(子)学熙,自有传”;《陶模》篇末云:“子葆廉,自有传”;《陈宝箴》篇末云:“(子)三立,自有传;《易佩绅》篇末云:“子顺鼎,自有传”;《王存善》篇末云:“子克敏,自有传”;而《周学熙》、《陶葆廉》、《陈三立》、《易顺鼎》、《王克敏》诸传均收在《现代》一书内,说明两种《小传》实是踵继撰作而同时成书。至于《艺林续编》所言辑入两种《小传》的南社人士,其列在《近代》的三篇,篇名依次作《宋教仁》、《黄兴》、《陈其美》;列在《现代》的,则只见《刘成禺》和《汪兆铭》两篇而缺于、李、白、冯,不解何故。
  《现代名人小传》有叙两篇。长沙唐祖周的叙里说:“去年客京师,读沃丘仲子所为《近代名人小传》,喜其立言之旨,不谬龙门。虽小节考订少疏,而是非之公,近代作者盖无以加焉……今年三月,特访之沪上,相见抵掌言近四十年事,若诵故书,殆所谓‘多识前言往行’者。复睹所为《当代名人(小)传》,人数弗逮兹传之多,而事迹尤详尽,当所见世,故应若是。”作者在自叙里说:“是皆无书史考证,徒恃臆记。地名与岁月盖不免小误,大端庶或不谬尔。”所说都颇有分寸。
  《现代》传中收有《郑孝胥》篇,说郑氏在光绪末年率领湖北所练新军到广西龙州任边防督办,“殊无战功,而自是生事渐裕”,又说郑氏的书法,“中岁以后,自谓去肉存骨,变为瘦削,率纤欹斜,几弗成字”,皆非美辞。郑氏阅后不存芥蒂,可谓难得。他在一九三一年七月日记中又尝记:“报有沃丘者,致胡适之书,指其所出北京大学课题‘五个上帝’及‘儒为国教’之误”。则不详其与《小传》作者仲子是同一人否。
  《小传》也有个别较长的文章,如《近代》第一篇《王闿运》,计一千三百字。郑孝胥说作者是“王闿运之徒,于闿运颇恭”,我们不妨设想他们是师弟相得,知见较多,因之有话则长。但多数篇章都极为简短,有短到两三行不足一百字的。这哪里还像“传”呢?是的,它不是细叙生平,只是“写意”,略作点染而已。如上举《郑孝胥》篇说他“自是生事渐裕”,可谓冷隽。又如《李兴锐》篇说:“予尝问以变法利弊,兴锐曰,‘此官此人,变犹不变也’,至今尚思其言。”这里流露了作者的情感,知人论世,还让读者窥见社会历史某些风貌的侧面。短文易读,《小传》不失为两本可以翻翻的闲书。
  (《近代名人小传》,沃丘仲子著,中国书店一九八八年八月第一版,8.00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