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 1979 - 2008 全部文章
《读书》杂志 1979 - 2008 年全部一万余篇文字,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文化交流史的一页
栏目品书录
作者冯统
期数1982年06期
  读了《域外词选》中的优秀词章,仿佛看到了中外文化交流史的一页
  《域外词选》,编选了日本、朝鲜、越南、伊朗词人的汉文词章共一百九十五首。选编、出版外国诗人填写的汉文词作,这还是第一次。
  词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音乐文学形式。创作词章,一要通音律、晓四声,否则不能合乐歌唱或者读起来也要折喉拗口;二要熟悉词章的遣词造句,否则即成长短不葺之诗;三要体会、表达词章特有的意境,否则没有“词味儿”。词章的思想、手法、流派暂且不论,以上三条则是创作的必备条件。因此,不是受汉文化养育的外国作手,填写起来一定有很多困难。然而,细读了《域外词选》即可发现,绝大多数作品不仅音律协美,句韵精当,而且在意境的开拓上,也时出妙语。如日本词人森槐南《沁园》之“美人筝影”四字、越南词人白毫子《摸鱼儿》之“酒醒人远昏钟动,但见满天风雨”十三字皆嚼蕊吹香,可堪玩味。
  日本词始于公元八二三年嵯峨天皇和唐张志和的《渔歌子》五首,夏承焘教授称之为日本词学的开山之作。五首词上距张志和原作仅差四十九年,日本神田喜一郎教授认为“那时候,不是很有可能连同‘歌腔’一并传入的吗?”神田喜教授的分析是有根据的,日本现在还保留着当时由唐土传去的燕乐。嵯峨天皇的作品,连同有智子内亲王、滋野贞主的和词共十二首,都注明每歌用某字的字样,足见当时是何等注重倚声了。唐乐在我国早已失传,就《渔歌子》一调来说,也早在北宋就已经失传,苏轼不得不以《浣溪沙》歌之,黄庭坚也不得不以《鹧鸪天》歌之了。朝鲜词始于何时,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就手边的《词谱》看,《高丽史·乐志》中专有一章《宋赐大晟乐》,看来,词章对朝鲜发生影响,至少不迟于北宋。大晟府是北宋徽宗崇宁四年(一一○五)创立的全国最高的音乐机构,专司保管、整理旧乐和创制新腔的任务,相当于汉代的乐府。当时词章的进入朝鲜,一定是连歌腔一并进入的。宋朝的歌腔在我国也早已失传,后人填词,只好倚文字四声而填入。如果这些歌腔在日本、朝鲜或其他国家发现,那就正如神田喜教授所说,是难得的文化瑰宝了。
  繁盛的汉民族文化,自古就以其非凡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其他民族的文化,并给他们增添了色彩。同时也从其他民族文化中吸取养料,相互学习,相互发展。就这个选本看,虽袭用汉词的声律,所用典故也多由汉诗词中化来,却能够自具性情,活泼多样。比如,日本词人日下部梦香的《青玉案》“江村春感”和野村篁园的《青玉案》“暮春书感”都是用贺铸《青玉案》词的韵,也同样是写春天的闲愁,却能各得情趣,互有警句。朝鲜词人李齐贤的《人月圆》,虽然副题是“效吴彦高”,却是抒自己的吊古之情,只是体效吴激而已。
  选本中呈现出不同时期的作手尽量赶上当时我国流派的趋势,可见当时文化交流之迅速和频繁。如越南词人白毫子,他主要创作时期可能在道光、咸丰和同治前期,当时浙江派余波未泯,创作上追求艺术形式美,白毫子也力求清空妥溜,刻意在姜夔、张炎之间。读了这个选本,可以想象我国民族文化的横向发展,可以看到我国文学对世界的影响,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感。
  编选者夏承焘教授是位耆学的长者,又是解律的选家。这部开山之选成稿于三十年前,经过十年内乱,保留至今,也实在是值得庆幸的事。目前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词的总集有《全唐五代词》、《全宋词》、《全金元词》、《全明词》、《全清词钞》等,我们盼望着《全域外词》的编辑、出版。
  (《域外词选》,夏承焘选校,张珍怀、胡树森注释,书目文献出版社《文献丛书》之一,一九八一年十一月第一版,0.75元)
  《读书》杂志是以书为中心的思想文化评论月刊,凡是书及与书有关的人、事、现象都是《读书》关注的范围,内容涉及重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思潮,包容文史哲和社会科学,以及建筑、美术、影视、舞台等艺术评论和部分自然科学,向以引领思潮而闻名。
  《读书》的宗旨是:展示读书人的思想和智慧,凝聚对当代生活的人文关怀。
  《读书》创刊于1979年4月10日。杂志的主要支持者与撰稿人多为学术界、思想界、文化界有影响的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