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钻石拾珍
栏目知识窗
出处《上海译报》
期数总第 104 期(1988.10.23)
  美国影星伊莉莎白·泰勒手拿着电话在她加州贝莱尔住宅里踱来踱去。此刻,1987年4月2日,在瑞士的日内瓦,一位拍卖商正对迄今为止公开出售的私人收藏品中最珍贵的一件珍品开价。这件珍品,就是已故温莎公爵夫人的私人珠宝。这是令伊莉莎白·泰勒着迷的一顶金制的威尔士亲王王冠,王冠上嵌着无数颗闪闪发光的钻石。直到泰勒报出56万港元后,那些望而生畏的叫价者才败下阵去。
  这次拍卖过后不满一个月,职业收购者们又云集纽约的克利斯蒂拍卖场,对一颗比许多新娘订婚耳环或戒指上的那颗钻石还要小的0.95克拉钻石叫价。不过这是颗稀有的深红色钻石,一位瑞士人以88万港元买下了它,这颗颜色特异的稀有宝石每克拉价已达92.6316万港元,是历史拍卖的任何珠宝中价格最高的。
  根据纽约的约瑟夫施·吕布塞尔钻石登记处资料,自80年代初以来,钻石的价格戏剧性地进入东山再起的阶段,每克拉的最低价是1.5万港元。钻石又一次成了摆阔的消费品。去年在美国几乎75%的新娘接受男方钻石订婚戒,而日本77%的新娘都有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而在本世纪初日语中还没“钻石”一词。1988年全世界钻石珠宝饰物共出售5800万件,价值达390亿港元。南非矿业巨人、世界初级钻石最大的供应者塞西尔·罗兹说:“只要男女双方一堕入情网,钻石就找到了它的新主人。”
  钻石闪闪烁烁的亮光是大自然最初的火光。第一个开采钻石的国家是印度。17世纪中期一位名叫琼—巴普蒂斯特·塔弗民的法国宫廷宝石匠随一支骆驼商队到波斯和印度旅行,归来时为法王路易斯十四带来些钻石,从此欧洲贵族就有了把宝石作为一种雅致和华贵象征的习俗。
  1725年一些葡萄牙冒险家在巴西发现了钻石。1860年一位名叫伊拉兹马斯·雅各布的农家孩子在南非的橘河附近发现了一块闪闪发光的“卵石”,结果证实是颗重达21.25克拉未经琢磨的天然钻石,消息传开,很快引来了如潮的采矿人群,1888年3月13日这些采矿者联合组成了“德贝尔斯联合矿山公司”。
  南非的矿山中开掘出许多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宝石。1905年一颗卡利南钻石竟重达3106克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大一颗天然钻石;1907年曾为赠送给英王爱德华七世66岁生日的礼物。后来这颗大钻石被切割成9颗大钻石和96颗小钻石。其中最大的两颗被命名为“非洲之星”和“非洲之星第二”,是今天陈列在伦敦塔内令参观者眼花缭乱的英王王冠宝石的一部分。
  今天,全世界从事钻石加工人员就有250万以上,产钻国有20个,从事钻石加工的国家30个。南部非洲的博茨瓦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钻地,钻石的出口占该地外汇总收入的80%。
  博茨瓦纳丰富的钻石矿床是在1967年发现的。但这个国家作为世界主要产钻国的地位在1976年很快被澳大利亚夺去,那里的矿工发现了多色菱形管状钻石,并很快探明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钻石矿床。1988年澳大利亚开采3400万克拉钻石,几乎占了世界钻石总产量的1/3。
  世界新开采的钻石中有80%都运到总部设在伦敦的德贝尔斯中央销售机构,这座堡垒式的大厦座落在伦敦查里特霍斯大街,大厦房间的窗都是面朝北的,为的是尽可能地采进最标准的自然光。在一张装有玻璃顶盖的桌子前放了约有600台分析仪器,一堆堆未琢磨的钻石放在台子的四周。人们通过低低的高倍放大镜鉴定每颗钻石。
  钻石从透明度、颜色和形状共分为5000种级别。钻石的颜色从淡黄色一直分到晶冰色。珠宝商们把最晶莹透彻的钻石列为17级,再根据钻石晶白的程度按字母顺序一直列到二级。珠宝商们还把粉红色、红色、蓝色、鲜黄色、绿色或棕色这些颜色奇特的钻石,也用类似的方法分列为不同等级。
  中央销售机构的雇员们把未琢磨钻石按类放在一只只纸盒里,让那些前来看货的客户挑选。大多数看货的客户都来自世界4个主要钻石切割琢磨中心:曼谷、特拉维夫、安特卫普和纽约。看货日一年只有10次。到了这一天,每位客户都被领进一间私人房间,让他看货。这些钻石价值一般要达港元7位数,有时可能超过2500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