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新洋泾浜
栏目社会之窗
作者米玲
出处中华工商时报
期数总第 155 期
斗转星移,20世纪已近尾声,中国的大门再次向世界敞开,街头巷尾,行走匆匆的人们关心的是中外合资、共谋发展;茶余饭后,外汇行情、国际贸易状况成为热门话题,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EC(欧洲共同体)、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全新的概念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不管你能否接受,自觉不自觉地已经跟外文单词、专用语牵扯在一起。
《GATT冲击波》、《股票ABC》、《W、W、F旗下的人们》、《90%、YES》、《MBA陷入困境》、《U2乐队畅谈音乐追求》、《悄悄地AMMS……》、《Pops风波之后》……要想看个“水落石出”,还真得多少下点功夫。原来那些仅仅带个“洋”字的名词——洋火、洋烟、洋车已远远赶不上趟了。随着入关临近,世界名车抢滩中国,从你身边嗖嗖穿过。上中学的学生比你认识得多:劳斯莱斯、卡迪拉克、福特、法拉利、雪铁龙、奔弛、宝马、绅宝、富豪、子弹头……合资饭店、专卖店与国营市场比肩而立,装潢考究的门面上赫然烫金的外文或译音招牌十分惹眼:GIORDANO(佐丹奴、东京咖啡厅、洛杉矶大酒店、俄罗斯餐馆、迪斯尼乐园、美国加州牛肉面……街头过来过去身穿休闲装的“新潮一族”,将胸前背后的外文字母展示给路人。“洋为中用”,立达国际商城以外国名城命名的纽约街、伦敦街、东京街、巴黎街……加深了外国城市在国人心中的印象,你大可不必望而却步,且尽情在此领略“梦特娇”、“芭芭拉”、“金顶针”、“金利来”、“宾渡王”、“皮尔·卡丹”、“老人头”……
从电视开始普及起,CCTV开设“跟我学”(Followme),电视英语、电视日语、电视法语几乎没断过档,直接给观众教授外文,MTV和BTV里港台明星们的口语更起了导师的作用。“Panasonic松下电器”、“Sony电器”、“新时代的东芝”,让你在领略CI设计、了解世界名牌之后,便认识了AC米兰队,NBA光头明星队,认识了奥斯卡奖得主以及胡里奥、史泰龙、肥肥小姐……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每个演员都基本操练两种语言。想看懂?赶紧往前移动位置,死死盯住屏幕。
更多的时候,说的不觉奇,用的不觉怪。教小孩:与客人再见用Bye-Bye;家里稍大的“小不点”,Hello、Ok、Yes、No、Thankyou用得得心应手;中学生过生日要开Party,唱卡拉OK,跳Disco;大学生探讨的主题是:明年TOEFL(托福)谁?再看穿的用的,与外文有不解之缘:T血衫、牛仔裤、迷你CD激光唱机……名片背后一溜儿外文,一不小心,发现自己对外文也是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