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命运多舛的“K型艇”
栏目生活之友
出处《水兵》
期数总第 126 期(1991.2)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决定建造一种新式的巨型潜艇,这种水下战列舰一旦建成,协约国将不仅拥有水面上的制海权,而且会拥有水下制海权。这类新潜艇定名为K型潜艇。
  1917年年底,头一批K型潜艇舰队组成。但是这种325英尺长、蒸汽驱动的水下怪物一经试验,就毛病百出。它在水面难于操纵,下潜缓慢笨拙,而且一旦潜入水下,就很难再浮上水面。下面就是K型潜艇家族的悲惨记录:
  K—2艇进行首次下潜试验时,艇内就起了火。K—3艇在第一次下潜时情况更糟,它竟莫明其妙地沉到了海底,当时,威尔士王子,即后来的乔治六世,也在艇上。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这艘K—3艇才浮上来,上面的那位尊贵的乘客也得救了。
  后来K—3艇也没逃脱厄运,因为K型艇操作笨拙,在演习中K—3艇被K—6艇撞沉。其他兄弟们的境遇也不好:K—4艇搁了浅;K—5艇沉没,乘员全部遇难;K—6艇在海底触礁;K—7艇在演习中撞沉了K—17艇,自己也彻底失去了行动能力。
  生命较长的K—14艇在出海进行首次试航之前就裂了一个大口子。后来,还是在北海的一次演习过程中被K—22艇撞沉。就在这同一次演习中,K—17艇失去了控制,先后与一艘执行护航任务的巡洋舰和K—7艇相撞,沉入海底。最后,K—22艇又与另一艘巡洋舰撞在一起,无法修理而报废。
  1918年,K型潜艇行动以彻底失败而告终。250个英国人为此而丧命,却连一个德国人也没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