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图码生活

每天发布有五花八门的文章,各种有趣的知识等,期待您的订阅与参与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 200 期精华文章
《读者》杂志 1981 - 1998 年全部文字内容(共200期),查询最少输入两个字符
随便看看
读取中
读取中
标题皇冠趣闻
栏目生活之友
作者陈汝山(中国)
出处[美]史密森学会月刊
期数总第 36 期(1983.10)
  皇冠,曾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化身。谁占有皇冠,谁就拥有政权、兵权、司法权、甚至宗教权,谁就拥有数不清的财富和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严。历史上,皇冠曾多次成为兵祸和悲剧的导火线。本世纪以来,随着君主制的衰落,皇冠也失去了昔日的淫威。现在,世界上除了英国在加冕典礼和议会开幕时还象征性地搬出皇冠外,其余的皇冠都藏进了国库或博物馆,有的还遭到了被烧毁、拍卖或盗窃的厄运。
  早期的皇冠和加冕典礼
  最早的皇冠由桂冠和盔帽发展而来。在古代的希腊和罗马,人们常把月桂树编成冠冕,赠给杰出的诗人或运动员,作为一种荣誉。而装饰华美的金属盔帽则是得胜将士的象征。古罗马皇帝用纯金打成桂冠的样式,在眉心上方嵌一块宝石,作为皇冠。。据说古罗马大将恺撒凯旋回城时,头戴月桂树叶制成的桂冠,他的政敌安东尼公开劝他戴用金属制成的桂冠,被恺撒断然拒绝,因为戴上金属桂冠就有谋夺皇位之嫌了。
  古代巴比伦皇帝则把纯金制成的盔帽作为皇冠,皇冠上常嵌有珍珠和宝石。但那时皇冠上用的宝石不包括钻石,最常用的是蓝宝石。据当时的迷信,认为蓝宝石有退热、治伤、强心等作用。
  历史上第一次加冕典礼是在公元800年举行的,其仪式十分滑稽可笑。当时的法兰克王国已把西欧大部分领土并入版图,国王查理曼自命为罗马帝国的继承者,于800年圣诞节专程到罗马,要求罗马教皇给他加冕。教皇保罗三世趁查理曼国王跪在圣坛前作长长的祈祷时,蹑手蹑脚地走到查理曼后面,一声不响地把皇冠戴在查理曼头上。早已准备好的观众立即齐声诵唱:“查理曼·奥古斯特,上帝加冕罗马伟大皇帝,万岁!”历史上第一次加冕典礼就告结束。至于这顶“查理曼皇冠”是什么样子的,后来又落入何人之手,至今仍是个历史之谜。
  “鄂托皇冠”的奇遇
  欧洲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冠可算是现在还保存在奥地利的“鄂托皇冠”了。在中世纪,欧洲人的心目中总认为只有占有“鄂托皇冠”的人才是“皇中之皇”。这顶皇冠制于公元961年。当时,德意志国王鄂托效法查理曼,找罗马教皇加冕,妄想建立统一的基督教世界帝国。教皇为此特制了一顶皇冠,用纯金做成一个八边形的帽子,没有顶,并可折叠起来。八边形象征天堂周围的防御墙,“八”也意味着“十全十美”与“万寿无疆”。皇冠的每一边都嵌有一块宝石,正面用瓷釉画着两个人,一个是预言家大卫,另一个是苏鲁门王,象征着神权与世俗权力的结合。十三世纪时,当时的国王又把佩带在胸前的十字架移到了皇冠顶上,象征皇帝同时拥有宗教权。
  在这顶皇冠制成约十个世纪以后,阿道夫·希特勒并吞了奥地利。他听说在维也纳有这么一顶无价的皇冠,就下令把鄂托皇冠带到纽伦堡来。奥地利掌管皇学珠宝的人为了保护这顶皇冠,推说皇冠上的两个瓷釉人象大卫和苏鲁门都是犹太人,带到德国恐怕不方便。希特勒听后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坚持要执行这个命令。后来盟军攻入纽伦堡,四处寻找皇冠,皇冠已不知去向。提审被捕的纳粹首领时,都说皇冠已扔入奥地利最深的湖泊。最后还是纽伦堡前市长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希特勒见大势已去,便命令纽伦堡市长把皇冠藏起来,并散布皇冠已扔入湖中的谣言。在这位前市长的指点下,美国人在一个很深的地窖中找到了一个锁着的铜箱子,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闪闪发光的鄂托皇冠,后来皇冠归还奥地利,在那里一直保存到今天。
  形形色色的皇冠
  并不是所有的国王都是喜欢戴皇冠的。法国的享利三世经常公开抱怨皇冠上的宝石划破了他的头皮。死于断头台的路易十六也埋怨戴着这顶皇冠极不舒服。这顶在二十三个法国国王的加冕典礼上用过的皇冠,最后被拿破仑拍卖。
  值得一提的是匈牙利的“斯蒂文斯皇冠”。这顶皇冠制于公元1,000年,为匈牙利第一个皇帝斯蒂文斯加冕时所用。当时规定,只有拥有这顶皇冠的人,才能算是合法的匈牙利统治者。1793年,皇冠不小心堕地,冠顶上的十字架跌歪了,从那以后,匈牙利的皇帝都戴着这顶歪十字架的皇冠进行加冕典礼。第二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苏军攻进布达佩斯,斯蒂文斯皇冠被人放在一列火车的一个座位下面,偷偷地带到了奥地利,最后落入美国人之手。后来经过长时期的外交谈判,美国于1978年将皇冠归还匈牙利。
  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色彩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财富的崇拜。这种思潮也反映到皇冠的设计上来。十六世纪以后,象征财富的钻石开始取代其它宝石,许多国家都把国内最大的钻石装饰在皇冠上。波西米亚的圣威塞勒斯皇冠上竟嵌有96颗钻石和20颗珍珠。英国也把殖民地进贡来的最大钻石放在皇冠上。
  十八世纪时,世人的审美观从繁杂肿大变到喜爱简洁轻巧,这不仅反映在服装式样由宽大趋向紧身,就是皇冠上的钻石也由大而多变革到精巧雅致。几乎各国都把皇冠上的钻石拿下来重新切割,以赶时髦。法王路易十六的妻子甚至把“神圣的钻石”从皇冠上取下,放在头发上作装饰品。
  1878年,挥金如土而又崇尚时髦的萨维亚女皇玛丽亚定做了一顶皇冠,把她最喜爱的一颗钻石嵌在皇冠上。她第一次戴着新皇冠出现在公众面前时,故意把预定的露面时间推迟了半小时,为的是她走进里斯本一个大教堂时,从右边窗中射入的阳光能正好照在钻石上,放出耀眼的光芒。
  皇冠的衰落
  各国反对封建君主制的革命胜利后,都对皇冠采取过“报复行动”。英国独立派首领克伦威尔曾把爱德华皇室的大部分财宝,包括皇冠在内,统统当众焚烧。1887年,第三共和国拍卖了包括皇冠在内的法国皇室珠宝。苏联革命胜利后,曾一度打算出售所有沙皇皇冠上的钻石,托洛茨基亲自写好了清单,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又保存了其中的几颗钻石,大概是要以此作为纪念 。
  在历史上,皇帝本人在危机中把皇冠或皇冠上的宝石作为抵押的也不乏其事。如西班牙的伊莎贝拉皇后,就曾典押皇冠上的一部分钻石,以资助哥伦布远航。
  价值连城的皇冠也常引起世人眼红,胆大包天的窃贼偷盗皇冠的事也屡见不鲜。1671年,一个名叫布洛迪的英国皇家陆军少校潜入伦敦塔盗取了英皇的皇冠。被捕后他却因祸得福,查理二世大大赞扬布洛迪的胆量,竟封他为近身卫士。
  史书中提到过的皇冠,有不少现在已消失得无影无踪,而最神秘的可算是西班牙国王皇冠上的那些宝石了。十九世纪初,西班牙国王查理四世害怕拿破仑会打进西班牙,把他多年收集的奇钟异表藏入皇宫内一小室的墙中,而把所有值钱的珠宝,其中也包括皇冠,藏入另一室的墙中。他嘱咐一位忠实的仆人把二室中的窗帷各剪下一角,以便将来识认。后来,拿破仑果然攻陷西班牙,把皇兄约瑟夫扶上皇位。1814年查理四世的儿子费迪南七世复位,那位忠仆呈上了保存多年的二个布角。但在约瑟夫统治时期,宫中所有窗帷已全部换过,谁也说不清这批珍贵的宝物究竟藏于何室。整个宫殿中共有房间360间,究竟是拆屋寻宝呢,还是弃宝保屋,费迪南七世先择了后者。本世纪初,一位工人在宫中装修水落管时,偶然找到了查理四世收集的钟表,至于那顶皇冠究竟在何处,直到现在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谜。